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削”的成语(33个)

本文整理了削草除根、宋斤鲁削、日削月朘等含“削”的成语33个,其中“削”开头的成语19个,“削”结尾的成语4个,“削”在中间的成语10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削”开头的成语

1、削草除根[xuē cǎo chú gēn]

【解释】犹斩草除根。指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不争晋公主怀孕在身,产孤儿是我仇人,待满月钢刀铡死,才称我削草除根。”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十卷:“破巢完卵从来少,削草除根势或然。可惜忠良遭屈死,又将家属媚当权。”

【示例】用了第二计,可以焚巢捣穴,削草除根,不留一个余贼。 ——清·李渔《比目鱼·办贼》

2、削铁如泥[xuē tiě rú ní]

【解释】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

【示例】这口剑虽不能说削铁如泥,也似花马剑一般锋利。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

3、削趾适履[xuē zhǐ shì lǚ]

【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示例】自日本归来之民党,略读法政诸书,罕留意于本国史籍,以求因革之宜,锐意步趋他国,不恤削趾适履。 ——章太炎《论读史之利益》

4、削衣贬食[xuē yī biǎn shí]

【解释】削:削减;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水准。比喻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时公私有余,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5、削觚为圆[xuē gū wéi yuán]

【解释】觚:方。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把有个性的人改变成圆通的人。

【出处】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乘均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能使善之必迁,不谓恶之尽无。”

6、削迹捐势[xuē jù juān shì]

【解释】削迹:匿迹;捐:舍弃。隐匿踪迹,舍弃权势。旧指隐居。

【出处】《庄子·山木》:“削迹捐势,不为功名。”

7、削发披缁[xuē fà pī zī]

【解释】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示例】分别去后,王惠另觅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8、削职为民[xuē zhí wéi mín]

【解释】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9、削尖脑袋[xiāo jiān nǎo dài]

【解释】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示例】他削尖脑袋想望上爬。

10、削木为吏[xuē mù wéi lì]

【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示例】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讼狱》

11、削发为僧[xuē fà wéi sēng]

【解释】剃除须发,出家为僧。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老者道:‘你家居何处?因甚事削发为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我也想:死里逃生,不如图个清闲自在。因此依了他,削发为僧。”

【示例】而今听见人说不在江南,已到四川山里削发为僧去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七回

12、削铁无声[xuē tiě wú shēng]

【解释】形容刀剑锋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13、削肩细腰[xuē jiān xì yāo]

【解释】低垂的肩,纤细的腰。形容女子身材秀美。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示例】一般的都是长条身材,削肩细腰,华彩飞扬,丰神流丽。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五十四回

14、削衣贬石[xuē yī biǎn shí]

【解释】削:减轻;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标准。比喻省吃俭用。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志铭》:“时公私有余,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15、削趾适屦[xuē zhǐ shì jù]

【解释】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同“削足适履”。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姊妹作奇想,便强人削趾适屦。”

16、削株掘根[xuē zhū jué gēn]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17、削足适屦[xuē zú shì jù]

【解释】适:适应;屦: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18、削足适履[xuē zú shì lǚ]

【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示例】是借用,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 ——闻一多《四杰》

19、削方为圆[xuē fāng wéi yuán]

【解释】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把有个性的人改变成圆通的人。

【出处】《晋书·熊远传》:“遂使世人削方为圆,挠直为曲。”

【示例】要为兄图个出身,但怕兄性气不好,托我相劝,若得削方为圆,便引去拜在安相名下,不日就可进身。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一回

“削”结尾的成语

1、宋斤鲁削[sòng jīn lǔ xuē]

【解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出处】语出《周礼·考工记序》:“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出。”

【示例】夫宋斤鲁削,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尔。 ——清钱谦益《河南开封府太康县知县李之茂授文林郎》

2、日朘月削[rì juān yuè xuē]

【解释】朘:缩小,减少。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同“日削月朘”。

【出处】《新唐书·萧至忠传》:“私谒开而正言塞,日朘月削,卒见凋弊。”

【示例】日朘月削,而不复能国其国也。 ——梁启超《俄土战纪叙》

3、鲁斤燕削[lǔ jīn yàn xuē]

【解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4、兵挫地削[bīng cuò dì xuē]

【解释】挫:失败;削: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削”在中间的成语

1、日削月朘[rì xuē yuè juān]

【解释】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出处】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示例】民日削月朘,未知救弊之术。 ——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二》

2、洗削更革[xǐ xiāo gēng gé]

【解释】清洗、削平、更改、变革。形容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出处】唐·杜牧《罪言》:“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服,亦再攻之,皆不利以返。”

3、离削自守[lí xuē zì shǒu]

【解释】离:分散;削:削弱;自守:使之能安分守己。指古代中央政权对诸侯的势力实行分散、削弱的办法,使之安分守己,不再叛乱。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4、日削月割[rì xuē yuè gē]

【解释】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出处】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引绳削墨[yǐn shéng xuē mò]

【解释】指木工弹拉墨线后据以锯削。比喻恪守、拘泥于成法。

【出处】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在阮翁门,每有异同。其诗引绳削墨,不失尺寸。惜才力窘弱,对其篇幅,都无生气。”

6、针头削铁[zhēn tóu xuē tiě]

【解释】形容极力刮削搜刮。

【出处】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若不是针头削铁将身惫,只怕你刀头餂蜜将人害。”胡士莹校注:“形容刮皮刻薄之至。为旧时俗语,明代已有之。《一笑散·夺泥燕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7、蜂腰削背[fēng yāo xuē bèi]

【解释】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同“蜂腰猿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

8、伐树削迹[fá shù xiāo jì]

【解释】比喻正人君子不为世所容。

【出处】《庄子·天运》:“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

【示例】某伐树削迹,不齿于缙绅,固不容辄登一时贵人之门。 ——宋·孙觌《与杨枢密》

9、披缁削发[pī zī xuē fà]

【解释】缁:黑色,指黑色僧衣;削:剃除。指剃云头发,披上僧衣,出家为僧尼。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就此出家。”

【示例】子子孙孙,瓜瓞云仍,万代继统,岂可披缁削发,效匹夫之所为乎? ——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九回

10、笔削褒贬[bǐ xiāo bāo biǎn]

【解释】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