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邹容(1885~1905)

图

近代作家、革命家。字蔚丹,又字威丹。四川巴县人。出身于商人家庭。12岁读完“四书”、“五经”和《史记》、《汉书》。13岁参加童子试,对八股试题不满,顶撞主考,愤而退场。谭嗣同就义后,他仍然悬挂遗像,题诗赞颂。在重庆经学院,因为敢于“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孔子,无所讳”而被开除。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年16岁,考取四川官费留学生,因为思想激进被除名。次年,赴日留学,又因为反对留学生监督姚文甫受到迫害,被迫回国。光绪二十九年,在上海出版《革命军》,并因此入狱。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三在狱中去世。

《革命军》一书在政治上与写作上都有鲜明的特点。它深刻揭露清朝的民族压迫和二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指出中国当时面临着争取民族解放与民主自由的双重任务,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标和纲领;同时又分析了铲除奴隶精神,进行革命教育,培养国民,缔造资产阶级革命大军的必要,堪称当时最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革命军》的语言犀利泼辣,嬉笑怒骂,淋漓尽致。作者的思想观点与爱憎情感不求含蓄蕴藉,而是务求鲜明,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少地方,反映出作者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为革命而呐喊的英武形象。邹容自言“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章太炎称其“叫咷恣言”(章太炎《革命军序》),都指明了它的特点。

《革命军》出版以后,广为流行,多次以《救世真言》、《革命先锋》等名目翻印。光绪三十年,孙中山在旧金山印11000册,在美洲华侨中散发;光绪三十二年,又命张永福印 2万册,在南洋华侨中散发。据章太炎说,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曾印行20多次。鲁迅说,清末的一些诗文,“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杂忆》)。为了表彰邹容的功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追赠他为陆军大将军。邹容的作品除《革命军》外,大都散佚。1982年周永林辑为《邹容文集》,由重庆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