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ansilafuzhuyi
[外文]:Pan-Slavism;Панславизм
19世纪俄国沙文主义者鼓吹的种族主义理论。原是捷克人倡导的一种民族文化运动。19世纪初捷克语言文学家J.东布罗夫斯基、斯洛伐克诗人R.科勒、捷克历史学家F.帕拉茨基等人倡导研究斯拉夫人的历史、语言文学,主张加强斯拉夫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联系,以促进斯拉夫人在政治上的团结。但是,在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西南斯拉夫人中,有一些人却幻想依靠沙皇俄国,改变本民族的被统治地位。这种思想被俄国上层人物所利用。19世纪中叶,俄国泛斯拉夫主义者在“关注”和“同情”被压迫的斯拉夫人命运的幌子下,接过泛斯拉夫主义的口号,为沙皇俄国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服务。他们鼓吹俄罗斯人负有统一全体斯拉夫人的重任,西南斯拉夫人的未来只有依靠沙皇俄国才有保障。并以泛斯拉夫主义对抗泛日耳曼主义,宣扬斯拉夫人的所谓“同一性”,认为各地区的斯拉夫人有共同的血统关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相近,大多数斯拉夫人的宗教信仰一致,居住的地域毗连。因此,必须使所有的斯拉夫人“团结”一致,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主体、以沙皇为首的,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斯拉夫君主联邦即泛斯拉夫帝国,以对抗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种泛斯拉夫主义,实际上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变种,目的是要使所有斯拉夫人都成为俄国沙皇的臣民。F.恩格斯称它是俄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骗人计划”。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М.П.波戈金、И.С.阿克萨科夫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