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aoganguan zhijue
[外文]:extrsensory perception
指不借助已知的感觉系统所进行的知觉,属于心灵学的一种现象。超感官知觉包括:
(1)思维传递,即人们之间的远距离思想交流。
(2)特异知觉,包括遥视,指能看到正常视力范围以外的事物以及透视密封或遮挡的物体;用听觉器官看东西;用皮肤感知颜色等。这类现象在中国称为身体特异功能。
(3)预感,指对未来事物的预先感知。
超感官知觉现象的历史非常久远,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报道。但是,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近百年的事情。30年代,美国心灵学家J.B.莱因在杜克大学建立心灵学实验室,进行超感官知觉的研究。他让被试猜扑克牌,通常是25张牌,有5种符号,应有1/5猜对的机会。在思维传递实验中,主试是“传递者”,被试是“接收者”。主试集中注意看每一张牌,同时让被试猜测。在透视实验中,让被试注视牌的背面进行猜测。在英国,对一位据说有超感官知觉能力的人连续进行5年的实验,思维传递实验平均猜对6.8次,倾向于肯定思维传递的可能性。透视实验平均猜对4.9次,不能证明透视的存在。反对者认为洗牌方法影响了实验结果。另外,在莱茵的实验中,随着实验条件控制的加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
对超感官知觉现象有两种解释:
(1)心理学的阈下知觉研究证明人能知觉意识不到的刺激。让被试看一个半透明的屏幕,从屏幕的后面用幻灯投射一个非常微弱的扑克牌影象。被试虽然看不到它的出现,但可以有很高的猜测正确率。可见,意识不到的阈下刺激也能引起知觉。有人用这个实验结果来说明超感官知觉现象。即使一些极微弱刺激也可提供线索,促使知觉判断有一定的倾向性。一些算命先生根据求卜者的谈话、表情,再通过双关语的问答方法,可以对求卜者的身世略知一二。
(2)在结果只有微小差别的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往往受主观愿望的影响,而使实验结果出现一定倾向性。这类实验表明,在超感官知觉实验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应采用双盲实验法,也绝对不能使传递者以任何可能方式将信息通过正常感官渠道传给接收者。
由于超感官知觉往往经不住严格的科学审查,超感官知觉或特异功能表演者一般不允许控制实验条件,如透视实验不允许蒙住表演者的眼睛;再有超感官知觉的研究结果没有一致性,有时有肯定的结果,有时则表演失效。这类结果一般不能重复。在任何科学领域内,不能被其他实验室或其他人重复的结果,就不能认为是确立的事实。基于这些原因,人们还不能肯定超感官知觉是一种确凿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