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朱元璋(1328~1398)

图

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军事家、政治家。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人。贫苦农民出身,少时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英勇善战,被郭招为婿。十五年,郭死后,朱元璋统领其军,渡长江,克太平(今安徽当涂)、溧阳(今属江苏)等地。次年,败元军,占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并以此为中心建立根据地。诸将拥他为吴国公。之后,他采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的建议,逐步壮大实力。十七年起,乘北方红巾军与元军主力激战之际,挥师歼灭江南元军。继而同陈友谅、张士诚两大势力交锋。他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力量先攻陈、后攻张。二十三年,在鄱阳湖之战中,消灭了威胁最大的陈友谅军,然后移兵东向,于二十七年又消灭张士诚军,从而占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同年十月,决意北上灭元,制定了先取山东、旋师河南、断其羽翼,然后进兵元都的作战方略,命大将军徐达率师北征。次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即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建都应天。五月,亲临汴梁(今开封)督战。八月,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随后,发兵灭夏蜀,取云南,平辽东,逐步统一了全国。洪武三十一年(1398)病逝。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治军严明,持重用兵。注重招纳谋士,广采众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始终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