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松萝

概况

异名:女萝(《诗经》),松上寄生(《纲目》),松落(《国药的药理学》),树挂(《黑龙江中药》),天棚、雪风藤、山挂面、龙须草(《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松萝科松萝属植物环裂松萝及长松萝的地衣体。松萝属全世界有100余种;中国有60多种,多种可入药。

原植物:松萝作药用的通常有二种环裂松萝Usnea diffracta Vain,又名破茎松萝(《中药大辞典》),老君须、节松萝、节茎松萝、金钱草、关公须(江西),云雾草(上海)。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L.)Ach.,又名天蓬草(《陕西中草药》)。

历史:首载于《本经》,为中品。《纲目》载:“松萝,疗痰热温疟,可为吐汤,利水道。”为环裂松萝。《纲目拾遗》载:“松萝,生高峰古木上,长者丈余。”为长松萝。

形态:地衣体细丝状。悬垂或半直立,长15~30cm;表面呈淡灰绿色至灰黄绿色,稍具光泽;初生附着器未见,仅见次生附着器;主枝明显,长3~4mm,粗约2mm,有裂纹;主枝以上呈重复等长二歧型分枝;次生分枝稠密,枝为圆柱形,常于枝叉间多少扁平;分枝上纤毛及窝孔很少.无粉芽,生有明显的横向环状裂纹,裂缘突起,呈白色,裂隙间常露出髓层。皮层脆而易裂,厚约74~90μm;髓层白色,致密,厚280~420μm,中轴细,具弹性,直径250~380μm。子囊盘圆盘状,直径1~3mm.侧生或近顶生;托缘具缘毛;盘面呈淡褐色至栗褐色,无光泽,平滑;子囊棍棒状,内含8孢,孢子无色,椭圆形,单孢,6.5~11×4.5~7μm。(图见《中国地衣植物图鉴》.178~179页.图版38∶7)

生境与分布:生于树干或树枝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台湾。

长松萝与环裂松萝的区别在于:地衣体细丝状,柔韧,悬垂,长约20~40cm,有时可达1m以上;表面呈海绿色、淡灰绿色至淡黄褐色,无光泽;初生附着器未见,仅见次生附着器;主枝短,长1~1.5mm,有环裂;主枝以上丝状型分枝,主枝和初生分枝皮层完整;次生分枝等长二叉状.常单一平行延伸,枝侧密生长短不等的小纤毛,平滑,具皮层,单一或分枝;分枝上无乳状突.有环状裂纹或因皮层破裂而成麸屑,粉末附着其上。皮层厚约45μm,髓层浅白色,致密,厚90~140μm;中轴切面圆形,有弹性,直径140~250μm,子囊盘侧生于分枝上,圆盘状,直径1~5μm;托缘细薄,生有长缘毛;盘面呈淡棕褐色,被灰白色粉霜;囊层被厚约13.5μm;子囊层高约64.8μm;囊层基厚约32.4μm;子囊长棍棒状,内含8孢;孢子无色,椭圆形,单孢,9.8~10.6×6.2~7μm。(图见《中国地衣图鉴》.图版1∶5)附生于树枝上。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南等地。北半球广为分布。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收,晒干。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鉴别:①长松萝为细丝状小段,全体灰绿色,表面粗松,中心质地坚密。气特异,嚼之有弹性而酸。 ②破茎松萝为乱丝状小段,有二歧分枝,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口。两者均以身干、色黄绿、无杂质为佳。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长松萝含地衣甾醇、麦角甾醇、表甾醇(Episterol)、地衣聚糖、松萝酸(Usnic acid)、破茎松萝酸(Diffractic acid)、枝叶酸(Ramalic acid)。环裂松萝含破茎松萝酸、树胡子酸、松萝酸、扁枝衣酸(Evernic acid)、油酸、亚油酸、地衣聚糖(Lichenin)[1]。以上两种均含巴尔巴地衣酸(Barbaticacid)[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63。[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56。

药理

①抗菌作用 松萝成分松萝酸于1∶1000000稀释浓度,对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1]。松萝酸1∶64000对奈瑟氏菌及嗜血杆菌有抑制作用[2]。松萝酸1∶2000浓度对破伤风杆菌有抑制作用,松萝酸与青霉素合用对感染破伤风杆菌小鼠有治疗作用[3]。松萝酸1∶1000000及1∶2000000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4]。松萝酸以160000~320000倍稀释,可使禽结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5]。松萝酸125,90μg/ml浓度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H37RV株[6]。松萝酸钠0.1μg/ml可抑制枯草杆菌,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需1000μg/ml浓度才能抑制[7]。 ②耐受毒素作用 松萝酸0.2%~0.4%与破伤风或白喉毒素混合注射,或在毒素注射后10mm内注射松萝酸,可使小鼠耐受2倍的毒素致死量[8]。 ③抗炎免疫作用 d-松萝酸50mg/kgig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9]。松萝酸钠12mg/kg ig,连续7d,可刺激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36mg/kg时,这种刺激作用反消失;9mg/kg ig,连续7d,有增加小鼠特异抗体凝集素的作用,12mg/kg以上则反无明显影响;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无明显影响[1]。 ④促进肝再生 以含2%松萝酸的食物喂饲,对部分肝切除的大鼠有促进肝再生的作用,使肝重增加[10,11]。 ⑤对平滑肌作用 松萝酸≥6×10-4mol/L浓度,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有抗组胺及抗痉挛作用[12]。

毒性:松萝酸钠sc对小鼠的LD50为35mg/kg[3]。松萝酸钠ig对小鼠的LD50为180±27mg/kg[7]。d及dl-松萝酸敷贴于病人皮肤,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13]。

参考文献

[1] CA 1956;50:12172a。[2] CA 1956;50:1268b。[3] CA 1952;46:10412g。[4] CA 1947;41:4535a。[5] CA 1951;45:2058a。[6] CA 1965;62:1995a。[7] 中成药研究 1982;(5):41 〔8〕 CA 1957;51:7584c。[9] CA 1972;77:111574z。[10] Cancer Res 1966;26(9):1905。[11]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67;126(1):88。[12] CA 1979;91:13609j。[13] CA 1969;71:11339j。

药性

性味:苦、甘,平。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 ③《陕西中草药》:“淡、微苦,凉。”

功效:清肝,化痰,止血,解毒。

主治:头痛,目赤,咳嗽痰多,疟疾,瘰疬,白带,崩漏,外伤出血,痈肿,毒蛇咬伤。 ①《本经》:“主瞋怒邪气,止虚汗,头风,女子阴寒肿痛。” ②《别录》:“疗痰热温疟,可为吐汤,利水道。” ③《药性论》:“治寒热,吐胸中客痰涎,去头疮,主项上瘤瘿。” ④《日华子本草》:“令人得眠。” ⑤《纲目拾遗》:“治蛇虎伤、汤火烙伤及顽疮等症。” ⑥《陕西中草药》:“止血生肌,止痛,清肝明日,退云翳,降血压,调经。治外伤出血,大便下血,急性结膜炎,角膜云翳,头痛,高血压症,月经不调,崩漏,白带,痈肿,无名肿毒。” ⑦《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治外伤感染,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肺结核咳嗽痰多,颈淋巴结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配昆布、海藻、槟榔,治瘿气。

方选和验方: ①松萝汤(《备急千金要方》)治胸中结痰:松萝60g,乌梅、山栀各14枚,恒山90g,甘草30g,酒浸1宿,平旦水煎服。 ②松萝散(《太平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寒热不退,头痛,百节烦疼,毒气在胸中:松萝、恒山各15g,升麻、生甘草各30g。研为散,每服15g,加茶末6g,水煎服取吐。

单方应用:①《陕西中草药》:“治白带:天蓬草120g,烧灰,甜酒冲服。” ②《陕西中草药》:“治角膜云翳:天蓬草150g。水煎,外洗及内服各半。” ③《陕西中草药》:“治痈肿,无名中毒:天蓬草9g,楤木根皮15g,细辛6g。共研细粉,水或酒调敷。” ④《陕西中草药》:“治刀伤、外伤出血:天蓬草适量。捣烂,敷伤处。”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松萝,能平肝邪,去寒热,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非松萝能吐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