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蓼蓝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大青叶(《本经逢原》)。
基源:为蓼科蓼属植物蓼蓝的叶及其加工品靛青。
原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又名蓝(《本经》)。
历史:蓝之名始载於《本经》,历史上记载就有数种,但主要为菘蓝和蓼蓝,在《别录》中云:“……长尺许,紫茎……”,宋《图经本草》云:“春生青紫茎,似石竹苗,花红,紫色,似马蓼,亦似芫花,根黄,三月、四月采茎叶阴干用。”《纲目》记述更详:“处处有之,高3尺,茎圆,叶长三、四寸,面青背淡,对苞而生,八月开小花,红色成簇,结青实,大如椒棵,九月色赤。”以上所说均为本种。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茎直立,有分枝;叶有短柄:叶片卵形或宽椭圆形,长3~8cm,宽2.5cm,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沿叶脉有短毛,灰绿色,干后变暗蓝色,托叶鞘膜质,圆筒状,有长睫毛。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苞片膜质,有睫毛。花淡红色,密集;花被5深裂,裂片卵形,雄蕊6~8;短於花被,子房卵状椭圆形,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250页.图265)
生境与分布:多为栽培或半野生。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朝鲜、日本也有。
化学性质蓼蓝叶含靛甙(1ndican)[1],经水解氧化生成靛蓝(1ndigo),蓼蓝茎叶可产生靛蓝50%[2];根含蒽醌类化合物[2]。由蓼蓝加工生成的青黛中分得靛蓝、靛玉红(Indinubin),另含N-苯基-2-萘胺(N-Phenyl-2-naphthylamine)、β谷甾醇、虫漆蜡醇(Laccerol)[3]。
参考文献[1] 药学学报.1963;10(10):581。[2] 浙江药用植物志 上册,1980:250。[3] 中草药,1984;15(12):6。
药性性味:《中国药典1977年版》:“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主治: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发疹,风热感冒,肺炎,咽喉肿痛,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炎,乙型脑炎,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