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趾高气扬、圆颅方趾、方趾圆颅等含“趾”的成语15个,其中“趾”开头的成语3个,“趾”结尾的成语2个,“趾”在中间的成语10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趾”开头的成语1、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
【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示例】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2、趾踵相接[zhǐ zhǒng xiāng jiē]
【解释】形容人数之多。亦作“趾踵相错”。
【出处】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师范》:“此外握风气之权者,为书院山长,为蒙馆学究,车载斗量,趾踵相接。”
3、趾踵相错[zhǐ zhǒng xiāng cuò]
【解释】形容人数之多。 同“趾踵相接”。
【出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制造厂》:“弃家逃威,望门投止者,趾踵相错。”
“趾”结尾的成语1、圆颅方趾[yuán lú fāng zhǐ]
【解释】颅:头颅;趾:脚。方脚圆头。指人类。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南史·陈高祖纪》:“方趾圆颅,万不遗一。”
【示例】夫圆颅方趾一也,而高下之殊至是。 ——清·章炳麟《平等论》
2、圆顶方趾[yuán dǐng fāng zhǐ]
【解释】指人类。同“圆首方足”。
【出处】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彼非圆顶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示例】鲁迅《文学的阶级性》:“人是同样的圆顶方趾,要吃饭,要睡觉。”
“趾”在中间的成语1、方趾圆颅[fāng zhǐ yuán lú]
【解释】方脚圆头。指人类。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南史·陈高祖纪》:“方趾圆颅,万不遗一。”
【示例】方趾圆颅,万不遗一。 ——《南史·陈本纪上》
2、麟趾呈祥[lín zhǐ chéng xiáng]
【解释】旧时用于贺人生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示例】称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祖孙父子》
3、削趾适屦[xuē zhǐ shì jù]
【解释】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同“削足适履”。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姊妹作奇想,便强人削趾适屦。”
4、截趾适屦[jié zhǐ shì jù]
【解释】切断脚趾去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敦云其愚。”
5、刖趾适屦[yuè zhǐ shì jù]
【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6、刖趾适履[yuè zhǐ shì lǚ]
【解释】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出处】三国·魏·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7、削趾适履[xuē zhǐ shì lǚ]
【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示例】自日本归来之民党,略读法政诸书,罕留意于本国史籍,以求因革之宜,锐意步趋他国,不恤削趾适履。 ——章太炎《论读史之利益》
8、截趾适履[jié zhǐ shì lǚ]
【解释】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履,孰云其愚?何与斯人,追欲丧躯?”
【示例】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jywqynh911
9、踵趾相接[zhǒng zhǐ xiāng jiē]
【解释】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出处】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示例】缅想当年景象:那种踵趾相接的商旅队,商旅队中各种语言的交响。 ——韩北屏《非洲夜会·橘林茶香》
10、截趾適履[jié zhǐ shì lǚ]
【解释】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