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竹节参

概况

异名:竹节三七(”纲目拾遗》),峨三七(《四川中药志》),人参三七(通称),竹根七、萝卜七(四川)。

基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的根茎。人参属全世界约5种;中国有人参、三七、珠子参、竹节参等3种和1变种。

原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iaponicus(C.A.Mey.)Hoo et Tseng],又称大叶三七(《中国植物志》)。

历史:竹节参以其根茎状如竹节而得名。按此名未见于历代本草,仅见于《纲目拾遗》的昭参项下记有“浙产台温山中,出一种竹节三七,色白如僵蚕,每上有凹痕如臼,云此种血症良药。”又云:“一种广西山峒来者形似白芨,长者如老干姜,黄有节,味甘如参,亦名人参三七,又名竹节三七。”所述形状和产地与今之竹节参相符。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横生,节结膨大,节间短呈竹鞭状;根通常不膨大,呈纤维状,稀膨大成数个圆锥状肉质根。茎单一,直立,有纵条纹,无毛。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项,叶柄细长,长4~9cm;小叶3~7,通常5,小叶柄极短,中央小叶片较大,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最宽处常在中部,长5~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重锯齿或缺刻状锯齿,上面无毛或沿脉上疏生刚毛,下面有时脉上有柔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稀有少数分枝,总花梗长约12cm,花小,有花20~50朵,有纤细小花梗,长约1cm;花萼杯状具5齿;花瓣5,淡黄绿色,卵状三角形;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反曲。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顶端常为黑色。种子2~3粒。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7页.图1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0~4000m的森林下,高山灌丛中或阴湿沟谷石边。分布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越南、尼泊尔、缅甸、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冷凉荫蔽的环境,有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中栽培。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洗去果肉,随即播种,按行距10cm划沟条播,每隔5~7cm播种子1粒,深1~2cm,播后覆土盖草、浇水。出苗后,揭除盖草,结合松土除草,追肥3次,用草木灰、人畜粪水、饼肥等追施,施后培土。培育2年,于10月间移栽定植,行株距各13~17cm,每穴栽苗1株,栽后用堆肥或腐殖质土覆盖,最后盖草。每年春季返青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与追肥,并修煎荫蔽植物,调整稀密的遮光范围。雨季注意排水。

采集:9~10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挖干。药材产于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广西。

鉴别

性状:竹节参略呈竹鞭状,稍弯曲,长5~22cm,直径0.8~2.5cm,节密集,节间长0.8~2cm,每节上方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个淡黄色维管束点痕,排列成圈。气微香,味苦,微甜。以条粗、质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 ①根茎横切面 木栓层为2~10列细胞。皮层稍宽,有少数分泌道。维管束也有呈单行排列;木纤维常1~4束,有的纤维束旁?心净癖谙赴V醒胗兴琛1酒繁”谙赴泻诙嗖菟岣拼鼐В本?17~70μm;并含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12) 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木纤维成束,直径约25μm。壁稍厚,纹孔斜裂缝状,有的交叉人字形。草酸钙簇晶,直径15~70μm。梯纹、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70μm。树脂道碎片偶见,内含黄色块状物。木栓细胞呈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圆形,直径约10μm,或已糊化。

理化:竹节参的薄层色谱 ①总皂甙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按“人参”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89-1); ②皂甙元的薄层色谱 取总皂甙少许,加5%硫酸的乙醇-水(1:3)溶液10ml,回流提取4小时,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合并氯仿液,用水洗,氯仿液蒸干,以甲醇1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乙醚(1.1)为展开剂,以人参三醇、人参二醇、齐墩果酸为对照。展距11.8cm,用硫酸-水(1;1)喷雾,105℃烘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89-2)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性质

含粗皂甙约23.6%,从中分离得3种成分,有竹节人参皂甙Ⅲ(Chikusetsusaponin Ⅲ),含量约1.17%,其皂甙元为20s-原人参二醇(20s-Protopanaxxadiol);竹节人参皂甙Ⅳ约0.43%;竹节人参皂甙V约5.35%,后两者的甙元均为齐墩果酸。此外,还含挥发油0.016%,其中含β-檀香烯(β-Santalene)、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1]。

竹节参的成分因产地不同所含皂甙成分数量有些变化[2]。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1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8。[2] 云南植物研究 1988;(增刊1):47。

药理

①抗炎作用 大白鼠ig竹节三七水煎剂10g/kg,对蛋清、甲醛和右旋糖酐引起的关节炎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及去肾上腺及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1]。由日本产竹节人参根茎提得竹节人参皂甙Ⅲ有抗炎症作用[2]。 ②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大鼠ig竹节三七煎剂10g/kg,连服7d或只服1d,均不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但明显抑制游泳应激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的降低。小鼠多次ig竹节三七煎剂10g/kg,无论是正常或去肾上腺饥饿的小鼠,对肝糖元的积累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而服用葡萄糖则无此作用。摘除肾上腺的幼年大鼠,ig竹叶三七煎荆10g/(kg·d)可延长生存时间。豚鼠ig10g/(kg·d),连服5d,尿中17-酮类甾醇排出量并无显著影响。因此竹节三七并不具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而似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抗炎原理可能与此有关[1]。 ③其它作用 由日本产竹节人参根茎获得竹节人参皂甙Ⅲ有安定精神、抗胆碱、抗组胺、抗烟碱及退热、止咳、祛痰、抗浮肿作用,并可促进肠管运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竹节人参皂甙Ⅳ具有祛痰作用,也能预防应激性溃疡,促进肠管运动。竹节人参皂V具有抗浮肿作用。提取物的不含皂甙部分则有胆碱作用、组胺样作用,并可使血压上升[2,3]。

毒性:小鼠ig竹节三七煎剂40g/kg,仅出现短时安静,活动减少,食欲略减等现象,3d内无一死亡[1]。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65;12(7):446。[2] Chem Pharm Ball 1977;25(5):1017。[3] Chem Pharm Ball 1977;25(6):1391。

药性

性味:甘、苦,温。 ①《草木便方》:“甘。”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淡,稍苦。” ③《四川中药志》:“微苦、甘,温。”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功效:止咳,化痰,散瘀,活血。

主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①《草木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痈肿,疗犬伤、金刃、跌扑。” ②《中国药用植物志》:“健壮补药,并有疗伤、止血作用。”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扑损伤,消肿脓、积聚。并治寒湿及筋骨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劳伤吐血,及崩中下血。” ⑤《本草推陈》:“常用于气管炎,痰液粘稠,咳嗽咯痰不畅;积血不行,吐血及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研末调敷或干撒。

使用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药物志》:“治跌打损伤:竹节三七根3g,金不换根3g。洗净,捣烂,温酒冲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结核吐血:竹节参、白茅根、茜草根、麦冬、天冬各9g。水煎服。”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跌打损伤:竹节参、当归、川芎各9g,红花、桃仁各6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