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毛头小子、深入不毛、挦毛捣鬓等含“毛”的成语166个,其中“毛”开头的36个,“毛”结尾的45个,“毛”在中间的85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毛”开头的成语1、毛头小子[máo tóu xiǎo zi]
【解释】指年轻人。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变,这么个毛头小子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指教了一番!”
【示例】他是没有经验的毛头小子。
2、毛骨森竦[máo gǔ sēn sǒng]
【解释】毛:头发和汗毛;骨:脊背。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
3、毛宝放龟[máo bǎo fàng guī]
【解释】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出处】《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石上,视之,为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岸边。”
【示例】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4、毛骨竦然[máo gǔ sǒng rán]
【解释】毛:头发和汗毛;骨:脊背。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忽然一阵冷风,吹得毛骨竦然。”
【示例】巴金《春》:“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
5、毛毛细雨[máo máo xì yǔ]
【解释】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出处】《刘胡兰传》:“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毛毛细雨。”
【示例】每天都下毛毛细雨,让人心烦。
6、毛发悚立[máo fà sǒng lì]
【解释】毛发:头发和汗毛;耸:竖起。头发与汗毛竖起。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
7、毛发皆竖[máo fà jiē shù]
【解释】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回:“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杨忠觉得毛发皆竖,连忙起身,手掣宝剑。”
8、毛遂自荐[máo suí zì jiàn]
【解释】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示例】我作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 ——邹韬奋《经历·深挚的友谊》
9、毛骨耸然[máo gǔ sǒng rán]
【解释】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示例】这笑,老赵听了,却毛骨耸然。 ——茅盾《过年》
10、毛举缕析[máo jǔ lǚ xī]
【解释】详细列举,详尽剖析。
【出处】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士大夫稍自振厉,不肯阿附,或小有违忤,则罗致之狱;毛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11、毛发森竖[máo fà sēn shù]
【解释】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出处】《新唐书·李德裕传》:“向行事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顾我,毛发为森竖。”
【示例】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不浒;消苔读碑,慷慨吊古。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
12、毛里拖毡[máo lǐ tuō zhān]
【解释】在毛里拖毡行进困难。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
13、毛施淑姿[máo shī shū zī]
【解释】毛、施:毛嫱、西施;淑:温和善良。形容女子姿容美丽。
【出处】《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示例】俺娘说,你内才儿虽然守真志满,外像儿毛施淑姿,是人家有个上和下睦,偏你石二姐没个夫唱妇随? ——二月河《乾隆皇帝》五
14、毛羽未丰[máo yǔ wèi fēng]
【解释】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示例】惜此时群治毛羽未丰,又迭经挫折。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
15、毛毛楞楞[máo máo lèng lèng]
【解释】慌手慌脚。
【示例】他一进屋就毛毛楞楞地脱下外套。
16、毛发丝粟[máo fà sī sù]
【解释】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出处】宋·欧阳洵《上欧阳内翰书》:“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17、毛手毛脚[máo shǒu máo jiǎo]
【解释】毛:举动轻率。做事粗心,不细致。
【出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三折:“可不知怎么又生下我这样尖嘴缩眼,毛手毛脚,这等碜东西来。”
【示例】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六回)
18、毛发悚然[máo fā sǒng rán]
【解释】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亦作“毛发耸然”。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议论中居然提到他。戴骤聆至此,毛发悚然。”
【示例】煞静的深夜,一个人在毫无掩蔽的山顶上,听到一声虎啸,那是不由人毛发悚然的。 ——邓洪《山中历险记》
19、毛羽零落[máo yǔ líng luò]
【解释】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20、毛举糠秕[máo jǔ kāng bǐ]
【解释】毛举:琐碎列举。糠秕:谷类废弃不可食的部分。比喻不厌其烦地列举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事物。
【出处】严复《论中国分党》:“其一则极守旧之人,夙负盛名,为天下所归往,及见西法,不欲有一事为彼所不知不能也,乃举声光化电之粗迹,兵商工艺之末流,毛举糠秕,附会经训,张唇植髭,不自愧汗。”
21、毛遂堕井[máo suí duò jǐng]
【解释】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出处】《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示例】毛遂不墮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抒惑慈亲。 ——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诗之二
22、毛头毛脑[máo tóu máo nǎo]
【解释】形容年轻人的鲁莽冒失或很着急的样子。
【示例】汽车抛锚了,他毛头毛脑地敲着车,毫无办法。
23、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
【解释】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示例】淑英看得毛骨悚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 ——巴金《春》
24、毛热火辣[máo rè huǒ là]
【解释】毛:粗率,急躁。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周大勇心里毛热火辣地发躁。”
25、毛发倒竖[máo fà dào shù]
【解释】形容愤怒的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
【示例】看那月色时,也淡淡的,不似先前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26、毛森骨立[máo sēn gǔ lì]
【解释】森:阴森;立:竖立。阴森可怖,汗毛都竖了起来。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是三更时分了,觉一阵风过,吹的我毛森骨立。”
27、毛举细事[máo jǔ xì shì]
【解释】毛:琐碎;细事:小事。指烦琐地列举细微的小事情。同“毛举细故”。
【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28、毛举细故[máo jǔ xì gù]
【解释】毛:琐碎;细故:小事。指烦琐地列举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出处】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治有大体,不当毛举细故;令在必行,不当徒为文具。”
【示例】而犹禽视息息,行尸走肉,毛举细故,瞻前顾后,相妒相轧。 ——清·梁启超《南学会序》
29、毛羽鳞鬣[máo yǔ lín liè]
【解释】鬣:指鱼的背鳍。鸟的羽毛,鱼鳞鱼鳍。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出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0、毛发耸然[máo fā sǒng rán]
【解释】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同“毛发悚然”。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
【示例】虽然毛发耸然,心中却也明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回
31、毛毛腾腾[máo máo tēng tēng]
【解释】形容不沉着,慌里慌张。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1回:“见他们毛毛腾腾,北侠看着,有点诧异。”
【示例】请不要毛毛腾腾地处理事情。
32、毛发为竖[máo fà wéi shù]
【解释】汗毛、头发都竖起来。形容愤怒的样子。也形容非常害怕、紧张。
【出处】宋·方岳《三虎行》诗:“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
【示例】余肃然而恐,毛发为竖。 ——明·张岱《海志》
33、毛发尽竖[máo fà jìn shù]
【解释】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1回:“黑蛮龙听了,不觉腮边火冒,毛发尽竖。”
34、毛发不爽[máo fā bù shuǎng]
【解释】犹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四至八到,方方凑合,求其毛发不爽难矣。”
35、毛举细务[máo jǔ xì wù]
【解释】毛举:琐碎列举;细务:小事。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示例】时言事者率毛举细务,略大利害。 ——《宋史·陈桷传》
36、毛发之功[máo fà zhī gōng]
【解释】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示例】请不要再提这毛发之功了。
“毛”结尾的成语1、深入不毛[shēn rù bù máo]
【解释】不毛:指不生长庄稼的贫瘠土地或地带。深入到荒凉的地方。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示例】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2、德輶如毛[dé yóu rú máo]
【解释】德轻得象羽毛一样。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出处】《诗·大雅·丞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示例】‘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 ——《诗》曰
3、命轻鸿毛[mìng qīng hóng máo]
【解释】鸿毛:大雁的毛。生命轻如鸿毛。形容生命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示例】臣德薄蝉翼,命轻鸿毛,累蒙国恩,猥厕朝列。 ——《旧唐书·郭子仪传》
4、附肤落毛[fù fū luò máo]
【解释】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出处】晋·范亨《燕书》:“恪大笑。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
【示例】丁卯之秋事,附肤落毛,失诸正鹄,迟回白门。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
5、爱惜羽毛[ài xī yǔ máo]
【解释】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示例】灰鹤与他都是高傲的,爱惜羽毛的,而他与它们的高傲只是一种姿态而已,没有用,没有任何的用。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6、雪鬓霜毛[xuě bìn shuāng máo]
【解释】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四折:“只要他休泄露俺这萍跟浪脚,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毛。”
7、肤不生毛[fū bù shēng máo]
【解释】皮肤上长满了茧,连毛也长不出来。形容十分劳苦。
【出处】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腠胝无胈,肤不生毛。”
【示例】劳动者经常是肤不生毛,浑身长满了老茧
8、千里鹅毛[qiān lǐ é máo]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示例】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宋·黄庭坚《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
9、名纸生毛[míng zhǐ shēng máo]
【解释】名片都已磨出了毛,以致字迹模糊不清。比喻时间多次未见而不得见。
【出处】唐·刘鲁风《江西投谒所知为典客所阻因赋》:“无钱将乞樊知客,名纸毛生不肯通。”
10、洗髓伐毛[xǐ suǐ fá máo]
【解释】清洗骨髓,削除毛发。比喻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有脱胎换骨的意思。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身体》:“汉张良蹑足附耳,东方朔洗髓伐毛。”
【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汉张良蹑足附耳,黄眉翁洗髓伐毛。”
11、多如牛毛[duō rú niú máo]
【解释】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出处】《北史·文苑列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老百姓痛恨官府催粮催捐,苛捐杂派多如牛毛,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12、块儿八毛[kuài ér bā máo]
【解释】一元钱或不足一元钱。指小钱。
【出处】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看见那要饭的,明知道是骗钱,家里小洋楼都盖起来了,还忍不住给个块儿八毛的。”
【示例】手头宽裕了,谁还在乎那块儿八毛的。
13、骐骥一毛[qí jì yī máo]
【解释】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
【出处】宋·黄伯思《记石经与今文不同》:“此石刻在洛阳,本在洛宫前御史台中,年久摧散。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若骐骥一毛,虬龙片甲。”
14、洪炉燎毛[hóng lú liáo máo]
【解释】洪炉:大炉子;燎:烧。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问题极易解决。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15、践土食毛[jiàn tǔ shí máo]
【解释】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
【出处】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示例】诸君践土食毛,义亦可死;但未食禄,亦可以无死。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黄忠端公》
16、不擒二毛[bù qín èr máo]
【解释】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17、饮血茹毛[yǐn xuè rú máo]
【解释】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示例】啖鸟兽之肉,饮血茹毛,蠢然无闷。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
18、死轻鸿毛[sǐ qīng hóng máo]
【解释】鸿毛:鸿雁的毛,比喻轻微不足道。人的死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示例】身侔蝉翼,何以受恩?死轻鸿毛,固得其所。 ——唐·刘禹锡《谢中书张相公启》
19、毡上拖毛[zhān shàng tuō máo]
【解释】氈为毛制,在氈上拖毛,则涩滞难行。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着你去呵,似弩箭离弦,叫你回来呵,便似毡上拖毛。程婴,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窟里拔蛇……宋公明似毡上拖毛。”
20、自惜羽毛[zì xī yǔ máo]
【解释】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
【示例】我一向都自惜羽毛
21、千里寄鹅毛[qiān lǐ jì é máo]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出处】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22、泰山鸿毛[tài shān hóng máo]
【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示例】因为这对她是无比重要的荣辱关头,错过这一刻,也许就死不成;就是死成了,泰山鸿毛之间,评价大不相同。 ——高阳《清官册》第二章
23、麟凤一毛[lín fèng yī máo]
【解释】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
【出处】唐·张怀谨《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24、雁过拔毛[yàn guò bá máo]
【解释】大雁飞过时也能拔下毛来。原形容武艺高超。后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示例】那武装部长是位‘雁过拔毛’的主儿,谁想从他底下去当兵。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25、牛之一毛[niú zhī yī máo]
【解释】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出处】《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示例】且犹牛之一毛,何能损益。 ——《周书·杜杲传》
26、不拔一毛[bù bá yì máo]
【解释】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出处】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示例】墨子之学术贵俭,虽天下以我为不拔一毛不恤也。 ——明·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27、火烧眉毛[huǒ shāo méi máo]
【解释】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示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28、千里送鹅毛[qiān lǐ sòng é máo]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示例】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宋·黄庭坚《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
29、得輶如毛[dé yóu rú máo]
【解释】輶:轻。德行轻得如同羽毛一般。指实行仁政并不困难,而在于其是否有志向。
【出处】《诗比·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30、略知皮毛[lüè zhī pí máo]
【解释】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示例】此事我们只略知皮毛,不能擅下结论。
31、麟角凤毛[lín jiǎo fèng máo]
【解释】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
【出处】元·王逢《奉寄兀颜子忠廉使》诗:“君侯素是骨鲠臣,麟角凤毛为世珍。”明·吾邱瑞《运甓记》第九出:“龙驹汗血,麟角凤毛,跨灶文孙。”
【示例】可惜这种个人捐献在我们国家里还只是麟角凤毛,还没蔚成风气。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
32、戴角披毛[dài jiǎo pī máo]
【解释】戴:顶着;披:覆盖在肩上。指兽类或变为牲畜。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戴角披毛异,来往任纵横。’”
【示例】孙谨日后倘有异心,天诛地灭,万劫戴角披毛。 ——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瞿怪奴情衍死盖》
33、蚕丝牛毛[cán sī niú máo]
【解释】比喻多而细密。
【出处】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苟于孝道有阙,则虽分析经义如蚕丝牛毛,徒召辱耳。”
34、轻如鸿毛[qīng rú hóng máo]
【解释】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示例】梅伯死轻如鸿毛,有何惜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回
35、雁过拨毛[yàn guò bō máo]
【解释】①比喻武艺高强。②比喻经手办事便捞点好处。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拨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
【示例】村里明白人清楚,那武装部长是位‘雁过拨毛’的主儿,谁想从他底下当兵,不给他送点礼,那是门也没有。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36、腹背之毛[fù bèi zhī máo]
【解释】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示例】实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 ——《后汉书·孟尝传》
37、重于泰山,轻于鸿毛[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解释】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出处】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38、茧丝牛毛[jiǎn sī niú máo]
【解释】形容功夫细密。
【出处】明·郎瑛《七修续稿·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示例】吾兄经术,茧丝牛毛,用心如此,不仅当今无与绝尘,即在先儒,亦岂易得! ——清·黄宗羲《答万充宗质疑书》
39、轻若鸿毛[qīng ruò hóng máo]
【解释】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同“轻于鸿毛”。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40、信外轻毛[xìn wài qīng máo]
【解释】佛教语。信心动摇不定,像鸿毛轻飘浮动。
【出处】《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41、轻于鸿毛[qīng yú hóng máo]
【解释】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示例】梅伯死轻于鸿毛,有何惜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回
42、颊上三毛[jiá shàng sān máo]
【解释】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示例】待画个岭上孤松,当做颊上三毛。 ——清·李渔《意中缘·卷帘》
43、见骥一毛[jiàn jì yī máo]
【解释】只看见良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示例】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44、兔角龟毛[tù jiǎo guī máo]
【解释】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出处】《大智度论》第12卷:“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45、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
【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示例】此在县官,特九牛一毛耳,而可使一邑数万家免于穷困游离。 ——宋·陆九渊《与宋漕书》
“毛”在中间的成语1、挦毛捣鬓[tún máo dǎo bìn]
【解释】扯头发,打耳光。形容凶悍。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五回:“他从问了出去,只到了大门外边,就要将人挦毛捣鬓,百般辱骂。”
2、三毛七孔[sān máo qī kǒng]
【解释】指心思,心机。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示例】及至第二日见着十三妹,费尽三毛七孔,万语千言,更不是容易,一桩桩,一件件,都把他说答应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3、马瘦毛长[mǎ shòu máo cháng]
【解释】比喻人穷志短。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示例】他一幅马瘦毛长的模样。
4、没毛大虫[méi máo dà chóng]
【解释】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毛大虫。”
【示例】分兵左右迎敌,那里当得起这班没毛大虫,声若翻江,势如倒海。 ——清·钱采《说岳全传》第34回
5、伐毛换髓[fá máo huàn suǐ]
【解释】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出处】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6、披毛索靥[pī máo suǒ yǎn]
【解释】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出处】《抱朴子·接疏》:“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7、摇鹅毛扇[yáo é máo shàn]
【解释】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以之比喻出谋画策。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
【示例】我倒是觉得敬轩的那位摇鹅毛扇子的军师,生得鹰鼻子鹞眼,不是个善良家伙。 ——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
8、凤毛济美[fèng máo jì měi]
【解释】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9、披毛带角[pī máo dài jiǎo]
【解释】长着毛,顶着角。指畜生。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死的死,活的活,血肉淋漓,束缚的总只是披毛带角。”
10、牛毛细雨[niú máo xì yǔ]
【解释】指细而密的小雨。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牛毛细雨送斜阳。”
【示例】可是连天牛毛细雨,迷迷蒙蒙,不见一丝阳光。 ——陶承《我的一家》四
11、披毛求疵[pī máo qiú cī]
【解释】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鞫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12、摇羽毛扇[yáo yǔ máo shàn]
【解释】比喻出谋画策。同“摇鹅毛扇”。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小说和戏剧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1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示例】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14、毫毛斧柯[háo máo fǔ kē]
【解释】毫:细毛;柯:斧柄。很小很细的杂木如果不被拔除,那么它就会长成像斧柄那样粗的树木。比喻微小的隐患不除,将有可能酿成大祸。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
15、举如鸿毛,取如拾遗[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解释】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出处】《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16、凤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
【解释】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大奴固自有凤毛。”《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凤毛麟角。 ——梁斌《红旗谱》二十
17、锋芒毛发[fēng máng máo fà]
【解释】锋芒:刀或剑的尖端。刀剑的刃如毛发一样细。形容细微的事情。
【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
18、鹰击毛挚[yīng jī máo zhì]
【解释】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19、一毛片甲[yī máo piàn jiǎ]
【解释】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20、马毛蝟磔[mǎ máo wèi zhé]
【解释】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示例】朔风朴面吹尘沙,马毛蝟磔人影斜。 ——清·蒲松龄《归途大风》诗
21、众毛攒裘[zhòng máo cuán qiú]
【解释】攒:聚;裘:皮衣。聚集许多小块皮毛,能够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常言道:‘众毛攒裘。’”
22、龟毛兔角[guī máo tù jiǎo]
【解释】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示例】龟毛兔角,岂是有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23、吹毛索疵[chuī máo suǒ cī]
【解释】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24、羽毛丰满[yǔ máo fēng mǎn]
【解释】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二:“而彼林木丛杂中,有羽毛丰满而栖于奥援者,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示例】倘若河洛不保,坐看李自成羽毛丰满,以后的事就不堪设想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
25、吹毛求瘢[chuī máo qiú bān]
【解释】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孔辄吹毛求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
26、鳞集毛萃[lín jí máo cuì]
【解释】指如鱼鸟成群而至。
【出处】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肩摩踵曳,鳞集毛萃。”
27、骨寒毛竖[gǔ hán máo shù]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
【示例】他被吓得骨寒毛竖
28、鸿毛泰山[hóng máo tài shān]
【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示例】若必选择死所,而谓鸿毛泰山,轻重有异,则虽值当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 ——章炳麟《敢死论跋语》
29、批毛求疵[pī máo qiú cī]
【解释】犹言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30、披毛戴角[pī máo dài jiǎo]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示例】所谓披毛戴角,酬还信施,岂诳语耶! ——明·李贽《戒众僧》
31、吹毛求瑕[chuī máo qiú xiá]
【解释】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示例】今员外吹毛求瑕,务在驳放。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
32、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解释】牛毛:形容多;麟角:麒麟头上的角,形容少。做学问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却极少。形容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非常不容易。
【出处】三国·魏·蒋济《蒋子万济论》:“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及明皇御历,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北史·文苑》
33、黄毛丫头[huáng máo yā tóu]
【解释】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
【出处】钱钟书《围城》:“为了一个黄毛丫头,就那么愤世嫉俗,真是小题大做!”
【示例】你不能相信那黄毛丫头的话。
34、伐毛洗髓[fá máo xǐ suǐ]
【解释】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出处】汉·郭宪《东方朔传》:“吾却食吞气,已九千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示例】如要去掉他这劣根性,竟非大大的伐毛洗髓,拿他重新做个人不成。 ——《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三回
35、众毛飞骨[zhòng máo fēi gǔ]
【解释】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出处】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36、鸿毛泰岱[hóng máo tài dài]
【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同“鸿毛泰山”。
【出处】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37、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出处】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38、吹毛索瘢[chuī máo suǒ bān]
【解释】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杨文乾》:“田(田文镱)以为讪己,愈恶之,每见嗔喝,吹毛索瘢。”
39、皮之不存,毛将安傅[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解释】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示例】今云欲预九锡之庆,乃甘心促寿愈疾以从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岂不愚惑之甚哉!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五卷
40、吹毛数睫[chuī máo shù jié]
【解释】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出处】《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41、毫毛不犯[háo máo bù fàn]
【解释】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广汉士女》:“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
【示例】广汉郑纯,独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咏,表荐无数。 ——《南中志·宁州》
42、爱毛反裘[ài máo fǎn qiú]
【解释】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示例】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天取办,爱毛反裘,甚无谓也。 ——《魏书·高祖纪上》
43、刮毛龟背[guā máo guī bèi]
【解释】想从乌龟的背上刮下毛来。比喻事情难以办到。
【出处】宋·苏轼《东坡》:“刮毛龟背上,何晨得成毡?”
【示例】往事回头尽黯然,刮毛龟背不成毡。 ——邓雅声《口号·简漱渠》
44、拿着鸡毛当令箭[ná zhe jī máo dāng lìng jiàn]
【解释】令箭:古代军队中发布命令时用作作证的箭状物。比喻把别人随便说的话当作重要依据。
【出处】谁让你这样安排的?~,你好大的胆子! ——李佩甫《羊的门》第十二章
45、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
【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示例】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46、无毛大虫[wú máo dà chóng]
【解释】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
【出处】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四件事无毛大虫,再休与酒色财气相逢。”
47、乍毛变色[zhà máo biàn sè]
【解释】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48、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
【解释】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示例】他们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才送给你;你倒说是鸡毛蒜皮。 ——孙犁《白洋淀纪事·石猴》
49、吹毛取瑕[chuī máo qǔ xiá]
【解释】瑕:玉上的疵点,缺点,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呵,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50、披毛求瑕[pī máo qiú xiá]
【解释】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同“披毛求疵”。
【出处】《北史·崔浩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51、马毛猬磔[mǎ máo wèi zhé]
【解释】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52、晰毛辨发[xī máo biàn fà]
【解释】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辩发,穷幽极微,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
53、皮不存而毛焉附[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解释】存:存留;焉:哪里;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梁启超《墨学微》第一章:“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
54、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sǐ le zhāng tú fū,bù chī hùn máo zhū]
【解释】俗语。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55、以毛相马[yǐ máo xiàng mǎ]
【解释】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56、一毛吞海[yī máo tūn hǎi]
【解释】毛:同“蚝”,蛤蜊。一只蛤蜊吞吸海水。比喻无损于事。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
57、凤毛鸡胆[fèng máo jī dǎn]
【解释】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58、凤毛龙甲[fèng máo lóng jiǎ]
【解释】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59、眉毛胡子一把抓[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
【解释】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示例】我们办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60、披毛索黡[pī máo suǒ yǎn]
【解释】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61、茹毛饮血[rú máo yǐn xuè]
【解释】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出处】《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示例】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62、寒毛卓竖[hán máo zhuó shù]
【解释】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63、拔毛济世[bá máo jì shì]
【解释】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出处】语出《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示例】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64、嘴上无毛,办事不牢[zuǐ shàng wú máo,bàn shì bù láo]
【解释】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俗语说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
65、拔毛连茹[bá máo lián rú]
【解释】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66、谨毛失貌[jǐn máo shī mào]
【解释】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画者谨毛而失貌。”
67、学如牛毛,成如麟角[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解释】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出处】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第13卷:“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蒋之《万机论》。”
68、鹅毛大雪[é máo dà xuě]
【解释】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示例】不一会,又变成鹅毛大雪,真是瞬息万变。 ——田国浩《六月雪》
69、羊毛尘量[yáng máo chén liàng]
【解释】羊毛尖上尘土的重量。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出处】《俱舍论·分别世品》:“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量。”
70、吹毛索垢[chuī máo suǒ gòu]
【解释】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
71、蛇毛马角[shé máo mǎ jiǎo]
【解释】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
【出处】章炳麟《五无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72、颠毛种种[diān máo zhǒng zhǒng]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
【示例】仆年过五十,颠毛种种,一身百病。 ——明·唐顺之《答王鉴川兵备书》
73、羽毛未丰[yǔ máo wèi fēng]
【解释】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示例】但这好像“中日亲善,同存共荣”之说,从羽毛未丰的无产者看来,是一种欺骗。 ——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74、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
【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示例】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75、挑毛拣刺[tiāo máo jiǎn cì]
【解释】故意挑剔毛病。
【示例】你别挑毛拣刺就算不错了
76、吹毛洗垢[chuī máo xǐ gòu]
【解释】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出处】《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示例】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积罪如山;学士排难解纷,反使措颜无地。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
77、管城毛颖[guǎn chéng máo yǐng]
【解释】管城、毛颖均为笔的代称。
【出处】《宣和画谱·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
78、羊毛出在羊身上[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解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出处】明·唐顺之《公移·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示例】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邹韬奋《萍踪忆语》
79、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
【解释】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示例】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
80、食毛践土[shí máo jiàn tǔ]
【解释】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示例】食毛践土偏知感,地厚天高乱颂扬。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81、吹毛利刃[chuī máo lì rèn]
【解释】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示例】许多武侠小说常以吹毛利刃和削铁如泥,来形容兵器的锋利。
82、鉴毛辨色[jiàn máo biàn sè]
【解释】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同“鉴貌辨色”。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把俺做新人嘴脸儿一寸寸鉴毛辨色,将俺那宝妆奁一件件都寓目囊箱。”
83、屯毛不辨[tún máo bù biàn]
【解释】比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出处】《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
【示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人说部》:“盖全某系德佑母全太后之兄弟耳,而讹为渊圣,可谓屯毛不辨。”
84、羽毛已丰[yǔ máo yǐ fēng]
【解释】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出处】《管子·水池》:“形体肥大,羽毛丰茂。”
85、属毛离里[zhǔ máo lí lǐ]
【解释】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示例】滴血入骨骨欲活,属毛离里何奇哉。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