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墙”的成语大全(103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墙花路草、头撞南墙、扶墙摸壁等含“墙”的成语103个,其中“墙”开头的13个,“墙”结尾的40个,“墙”在中间的50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墙”开头的成语

1、墙花路草[qiáng huā lù cǎo]

【解释】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示例】彼墙花路草,尚且钟情不舍,到底得合,况贵为妃嫔者乎!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七回

2、墙风壁耳[qiáng fēng bì ěr]

【解释】比喻秘密容易泄露,宜多防范。

【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十四回:“公子不可乱步,墙风壁耳,速速请回,奴家得罪了。”

【示例】你想墙风壁耳,万一传了出去,说我窝藏徐锡麟的党羽,叫我如何吃罪得起。 ——清·毕伟生《开国奇冤·逮捕》

3、墙头草[qiáng tóu cǎo]

【解释】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示例】她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的人物。

4、墙上泥皮[qiáng shàng ní pí]

【解释】比喻无用之物或微贱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你可休觑的微贱看的容易,莫把这堂中珍宝,你可休看承做墙上以。”

【示例】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墙上泥皮。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5、墙有缝,壁有耳[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解释】指秘密泄露。

【出处】《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示例】你咬人的狗儿不露齿,是言不是语墙有缝,壁有耳。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6、墙花路柳[qiáng huā lù liǔ]

【解释】墙边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

【出处】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

【示例】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于事。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7、墙高基下[qiáng gāo jī xià]

【解释】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史叔宾者,陈留人也。少有盛名。林宗见而告人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后果以论议阿枉败名云。”

【示例】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北史·序传》

8、墙外汉[qiáng wài hàn]

【解释】指非局中之人,不属于某专业或不专于某门知识或艺术的人。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慕容垂歌辞》:“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9、墙倒众人推[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解释】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他虽好性儿,你们也该拿出个样儿来,别太过逾了,墙倒众人推。”

【示例】佣人们也呼唤不灵了,总之“墙倒众人推”了。(朱自清《笑的历史》)

10、墙头马上[qiáng tóu mǎ shàng]

【解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出处】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示例】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

11、墙里开花墙外香[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

【解释】比喻人做出了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

【示例】这就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状况。

12、墙有耳[qiáng yǒu ěr]

【解释】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出处】语出《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13、墙面而立[qiáng miàn ér lì]

【解释】指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亦作“面墙而立”。

【出处】《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示例】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

“墙”结尾的成语

1、头撞南墙[tóu zhuàng nán qiáng]

【解释】撞:撞击。指认死理。

【示例】你不要在这里头撞南墙钻牛角尖了。

2、衅起萧墙[xìn qǐ xiāo qiáng]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时值乱离,衅起萧墙。”

3、触事面墙[chù shì miàn qiáng]

【解释】遇事像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知。

【出处】晋·姚兴《重答安成侯嵩》:“吾常近之才,加以多事昏塞,触事面墙,不知道理安在。”

4、撞倒南墙[zhuàng dǎo nán qiáng]

【解释】比喻态度生硬,行动固执,不知变通。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我看你这位老爷子也是年高有德的人,你两句浊语丧的去了。你就撞倒南墙吧。”

5、兄弟阋墙[xiōng dì xì qiáng]

【解释】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阋墙,引狼入室!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

6、钻隙逾墙[zuān xì yú qiáng]

【解释】指偷情、私奔、偷窃等行为。

【出处】宋·陈亮《祭潘叔度文》:“此钻隙逾墙之贱,而惧行已之无耻也。”

7、不学面墙[bù xué miàn qiáng]

【解释】指不学无知。

【出处】《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睹见。”

【示例】[汉成帝]之精《诗》《书》观古文者,何以贤于不学面墙者乎! ——清·钱谦益《向言》之一

8、狗急跳墙[gǒu jí tiào qiáng]

【解释】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示例】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9、祸稔萧墙[huò rěn xiāo qiáng]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稔:酝酿。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唐·刘贲《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矣。”

10、见羹见墙[jiàn gēng jiàn qiáng]

【解释】后用以指对圣贤的思慕。

【出处】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

【示例】既改旧观,亦资攻苦,见羹见墙,趋绳步矩。 ——清·戴名世《樊川书院碑记》

11、朽木粪墙[xiǔ mù fèn qiáng]

【解释】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示例】宰予昼寝,夫子有朽木粪墙之喻。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

12、投杼逾墙[tóu zhù yú qiáng]

【解释】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谣言众多,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13、宋玉东墙[sòng yù dōng qiáng]

【解释】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示例】谢圣主恩波浩荡,却将个宋玉东墙,错猜做神女高唐。 ——明王骥德《男王后》第二折

14、红杏出墙[hóng xìng chū qiáng]

【解释】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示例】你要小心她干出红杏出墙的事来。

15、癞狗扶不上墙[lài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

【解释】比喻没出息的人,没办法扶助他长进。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16、铜壁铁墙[tóng bì tiě qiáng]

【解释】像铜铁筑成的墙壁一样。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出处】宋·宋惠洪《石门文字禅·云庵真净和尚行状》:“至于入室投机,则如铜崖铁壁,不可攀登。”

17、穿穴逾墙[chuān xué yú qiáng]

【解释】指偷窃行为。

【出处】明·杨慎《〈易·说卦〉“坎为盗”》:“坎之为卦,外阴柔而内刚狠,有穿穴逾墙乘墉伏莽之状也。”

18、兄弟阋于墙[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原指兄弟互相争吵。后比喻兄弟纷争。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季羡林《牛棚杂忆》:“则夫妻离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至少也是‘兄弟阋于墙’,天天在家里吵架。”

19、变起萧墙[biàn qǐ xiāo qiáng]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变发生在内部。

【出处】《晋书·文帝纪》:“乃者王室之难,变起萧墙,赖公之灵,弘济艰险。”

【示例】他书后明说着:衅生他族,变起萧墙。 ——明·汤显祖《南柯记·疑惧》

20、峻宇雕墙[jùn yǔ diāo qiáng]

【解释】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出处】《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处作禽荒,甘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示例】一朝财得居平土,峻宇雕墙已遽兴。 ——宋陆游《<读夏>书》诗

21、邻女窥墙[lín nǚ kuī qiáng]

【解释】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出处】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22、祸生萧墙[huò shēng xiāo qiáng]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5回:“岂知祸生萧墙,元旦灾来,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

23、一语撞倒墙[yī yǔ zhuàng dǎo qiáng]

【解释】一句话可以把墙壁撞倒。比喻言语生硬、莽撞。

【出处】一句话可以把墙壁撞倒。比喻言语生硬、莽撞。

【示例】立朝纲劲,须推老兄;然一语撞倒墙,亦是老兄。 ——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

24、死狗扶不上墙[sǐ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

【解释】比喻不受别人尊重,不识抬举或没有培养前途。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我说来么,你可不依我,这死狗扶不上墙。”

【示例】正是咬人脚后跟底货,大是死狗扶不上墙也。 ——清·傅山《霜集·杂记》卷二十五

25、夫子之墙[fū zǐ zhī qiáng]

【解释】指学问道德高深莫测。后用以比喻高不可攀,令人向往。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26、观者如堵墙[guān zhě rú dǔ qiáng]

【解释】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示例】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27、祸发萧墙[huò fā xiāo qiáng]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示例】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兴州坏,祸发萧墙,将以定霸,不亦难乎? ——汉·袁绍《与公孙瓒书》

28、事在萧墙[shì zài xiāo qiáng]

【解释】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出处】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示例】衅起他族,事在萧墙。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29、祸起萧墙[huò qǐ xiāo qiáng]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

30、土扶成墙[tǔ fú chéng qiáng]

【解释】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出处】《北史·尉景传》:“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31、峻宇彫墙[jùn yǔ diāo qiáng]

【解释】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32、祸兴萧墙[huò xīng xiāo qiáng]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出处】唐·鲍溶《长城作》:“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33、衅发萧墙[xìn fā xiāo qiáng]

【解释】衅:缝隙,引申为争端,事端。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引申为内部。比喻事端或灾祸发生在内部。

【出处】《后汉书·傅燮传》:“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

【示例】止恐祸生匕首,衅发萧墙,空以七尺之躯,悬赏千金之购,可为酸鼻者也。 ——《北史·王弘传》

34、拆东墙补西墙[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解释】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出处】《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示例】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

35、铁壁铜墙[tiě bì tóng qiáng]

【解释】像铜铁筑成的墙壁一样。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示例】张弓硬弩护辕门,铁壁铜墙齐队伍。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一回

36、一句撞倒墙[yī jù zhuàng dǎo qiáng]

【解释】一句话可以把墙壁撞倒。比喻言语生硬、莽撞。

【出处】宋·胡程《苍梧集》:“立朝刚劲,须推老兄,然一语撞倒墙,亦是老兄。”

37、钻穴逾墙[zuān xué yú qiáng]

【解释】穴:洞。逾:越过。钻洞爬墙。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示例】那里有钻穴逾墙闵子骞。 ——元·乔孟符《金钱儿》第二折

38、桃李门墙[táo lǐ mén qiáng]

【解释】门墙:指师门。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示例】为代作一二首以实之,以夸其桃李门墙之盛。 ——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

39、引水入墙[yǐn shuǐ rù qiáng]

【解释】比喻自招灾祸。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40、东向而望,不见西墙[dōng xiàng ér wàng,bù jiàn xī qiáng]

【解释】向东面看,看不到西面的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出处】《吕氏春秋·去尤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示例】会己则嗟讽,民我且沮弃,各执一隅之角,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墙”在中间的成语

1、扶墙摸壁[fú qiáng mō bì]

【解释】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示例】不过说到开国会,定宪法,都是些扶墙摸壁的政论,没一个挥戈回日的奇才。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九回

2、阋墙之衅[xì qiáng zhī xìn]

【解释】阋墙:兄弟相争于内;衅:缝隙,引申为争端。原指兄弟互相争吵。后比喻兄弟纷争。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宋礼立又蹄之约,希蜗角之争。莫大以对床之情,消阋墙之衅。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3、萧墙之危[xiāo qiáng zhī wēi]

【解释】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社稷之难,急于陇、蜀,操外吞天子,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

【示例】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

4、逾墙避命[yú qiáng bì mìng]

【解释】越墙而逃,躲避被召之命。指隐士隐居不仕。

【出处】《后汉书·乔玄传》:“昔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泄柳闭门不纳穆公之请。”

5、连墙接栋[lián qiáng jiē dòng]

【解释】形容房屋连片。

【出处】明·陈子龙《霍光论》:“娇妻劲奴,纵横长安中,连墙接栋,比拟宸极,此岂复人臣也哉!”

6、逾墙窥蠙[yú qiáng kuī pín]

【解释】指男女偷情。同“逾墙钻穴”。

7、面墙而立[miàn qiáng ér lì]

【解释】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

【出处】《尚书·周官》:“不学墙面。”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示例】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8、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

9、羹墙之思[gēng qiáng zhī sī]

【解释】羮:羮汤;墙:墙壁;思:思念。从墙壁上,从羮汤中能看到所思慕人的影子。比喻对先贤的思慕。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也。”

【示例】而奏书之速,不淹三时,上足以慰羹墙之思,下足以厌荐绅之望,非独此数人者毕精竭思之力也。 ——宋·陆游《除修史上殿札子》

10、丰墙峭阯[fēng qiáng qiào zhǐ]

【解释】墙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

11、萧墙祸起[xiāo qiáng huò qǐ]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示例】萧墙祸起片时间,到如今反为难上难。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八

12、阋墙御侮[xì qiáng yù wǔ]

【解释】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出处】《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示例】凡我国民,务念阋墙御侮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二回

13、路柳墙花[lù liǔ qiáng huā]

【解释】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出处】元·王晔《水仙子·答》曲:“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

【示例】先生差矣,妾等乃巫山洛水之俦,非路柳墙花之比。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4、雷击墙压[léi jī qiáng yā]

【解释】形容来势猛烈。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其刑罚繁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闇然如雷击之,如墙压之。”

15、逾墙钻隙[yú qiáng zuān xì]

【解释】逾:越过;钻:穿孔,打眼。越墙、钻洞。指对女子作挑逗的行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示例】妾与君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逾墙钻隙,何能白首。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

16、逾墙钻穴[yú qiáng zuàn xué]

【解释】指男女偷情。

【出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示例】兄留丽人独居,难保无逾墙钻穴之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怨沉百宝箱》

17、阋墙谇帚[xì qiáng suì zhǒu]

【解释】指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若是者,虽未见其阋墙谇帚,我知其家必不治。”

18、蠹众木折,隙大墙坏[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

【解释】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缝隙大了,墙就要倒塌。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出处】《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19、丰墙峭址[fēng qiáng qiào zhǐ]

【解释】墙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址,同“址”。

20、萧墙之变[xiāo qiáng zhī biàn]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由内部原因所致的灾祸、变乱。

【出处】《金史·后妃传·熙宗悼平皇后》:“海陵本怀觊觎,因之疑畏愈甚,萧墙之变,从此萌生矣。”

21、飞墙走壁[fēi qiáng zǒu bì]

【解释】飞:形容迅速如飞。指能飞越房檐,攀登墙壁。形容武艺高强,身体矫捷如飞。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进到庵中。”

22、铜墙铁壁[tóng qiáng tiě bì]

【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示例】宋江自引了前部人马,转过独龙岗后面来看祝家庄时,后面都是铜墙铁壁,把得严整。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八回

23、避世墙东[bì shì qiáng dōng]

【解释】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示例】著书何必向函关,避世墙东也驻颜。 ——清·毛奇龄《平太翁初度》诗之二

24、朽木不雕,粪墙不圬[xiǔ mù bù diāo,fèn qiáng bū wū]

【解释】圬:抹灰等瓦工作。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污秽的土墙无法粉刷。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出处】《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萧墙之祸[xiāo qiáng zhī huò]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董卓议立陈留王》:“速提雄虎之师,克定萧墙之祸。”

【示例】我们要尽量避免萧墙之祸。

26、逾墙钻蠙[yú qiáng zuàn pín]

【解释】指男女偷情。同“逾墙钻穴”。

27、隙大墙坏[xì dà qiáng huài]

【解释】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出处】《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28、粪土之墙不可杇[fèn tú zhī qiáng bù kě wū]

【解释】粪土:秽土;杇:指粉刷。用秽土筑成的墙壁难以粉刷好。比喻很难教养。

【出处】《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示例】斗筲之器成何用,粪土之墙不可杇。 ——元·王氏《寄情人》

29、东墙处子[dōng qiáng chǔ zǐ]

【解释】指邻居的处女。

【出处】《孟子·告子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示例】第四笑,乡闾辈,更谁将古道誇,盼东墙处子搂来嫁。 ——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

30、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gé qiáng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解释】须:应当。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出处】元·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二折:“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理,瞒着老夫,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

【示例】那晓得: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

31、门墙桃李[mén qiáng táo lǐ]

【解释】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示例】天下文章同轨辙,门墙桃李半公卿。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二

32、雕墙峻宇[diāo qiáng jùn yǔ]

【解释】彩绘的墙壁和高大的屋宇。形容居处豪华奢侈。同“峻宇雕墙”。

【出处】《周书·武帝纪下》:“非直雕墙峻宇,深戒前王,而缔构弘敞,有逾清庙。”

【示例】是有雕墙峻宇,列冠盖于宜城;塞陌填街,考春秋于太学。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

33、东墙窥宋[dōng qiáng quī sòng]

【解释】指美貌女子倾心于男子。

【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示例】悔当日东墙窥宋,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 ——元·姚燧《新水令·冬怨》

34、挖墙角[wā qiáng jiǎo]

【解释】比喻破坏对方的基础,拆对方的台。

【示例】彼此不挖墙角,彼此不在对方党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 ——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35、萧墙之衅[xiāo qiáng zhī xìn]

【解释】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

【出处】《宋书·谢晦传》:“庐陵之事,不由傍人,内积萧墙之衅,外行叔段之罚,既制之有主,臣何预焉。”

【示例】乘厥萧墙之衅,藉其分崩之隙,东据历阳,兼指瓜步,缘江镇戍,达于荆郢。 ——《魏书·源贺传》

36、见墙见羹[jiàn qiáng jiàn gēng]

【解释】比喻念念不忘先贤。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37、粉墙朱户[fěn qiáng zhū hù]

【解释】粉:涂饰;朱:红色。白粉墙砖红漆大门。指富贵人家。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只见粉墙朱户,画阁琼楼。”

38、丰墙硗下[fēng qiáng qiāo xià]

【解释】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比喻根基不固。

39、挖墙脚[wā qiáng jiǎo]

【解释】比喻拆台。

【出处】毛泽东《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问题》:“彼此不挖墙脚,彼此不在对方军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

【示例】他尽干些挖墙脚的事。

40、兄弟阋墙,外御其侮[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41、岩墙之下[yán qiáng zhī xià]

【解释】岩墙:危险的高墙。在危墙下面。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孟子·尽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示例】何期钟守净仁善真僧,不能圆寂归西,可怜横死于岩墙之下。 ——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十五回

42、宫墙重仞[gōng qiáng chóng rèn]

【解释】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房屋的墙高达数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出处】《论语·子张》:“譬之宫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汉·蔡邕《郭林宗碑文》:“宫墙数仞,允得其门。”

【示例】汉·蔡邕《郭林宗碑文》:“宫墙重仞,允得其门。”

43、帷墙之制[wéi qiáng zhī zhì]

【解释】帷墙:帷幕,比喻侍卫者和妻妾;制:牵制。指偏见私情的牵制。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文》:“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墙之制。”

44、赐墙及肩[cì qiáng jí jiān]

【解释】比喻才学浅陋。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示例】赐墙及肩人得见,公才槃槃一都会。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

45、隔墙有耳[gé qiáng yǒu ěr]

【解释】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出处】《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示例】又谁料知己倾谈,忘了隔墙有耳,全灌进了杨子衢的耳中。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三回

46、循墙而走[xún qiáng ér zǒu]

【解释】沿着墙走。形容恭顺谨慎。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示例】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每入朝,循墙而走。 ——《明史·杨溥传》

47、逾墙窥隙[yú qiáng kuī xì]

【解释】指男女偷情。

【出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示例】轻则欲火煎熬,忧患病死;甚且逾墙窥隙,贪淫犯法而不之顾。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一回

48、马上墙头[mǎ shàng qiáng tóu]

【解释】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

【出处】宋·晁端礼《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示例】遮莫马上墙头,桃花人面,忍令春无主。 ——清·谢学崇《念奴娇》词

49、逾墙越舍[yú qiáng yuè shě]

【解释】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

【出处】唐·皇甫氏《原化记·崔慎思》:“言讫而别,遂逾墙越舍而去。”

50、萧墙之患[xiāo qiáng zhī huàn]

【解释】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祸患。

【出处】《韩非子·用人》:“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