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李”的成语大全(80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李下无蹊径、夭桃襛李、张公吃酒李公颠等含“李”的成语80个,其中“李”开头的10个,“李”结尾的25个,“李”在中间的45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李”开头的成语

1、李下无蹊径[lǐ xià wú xī jìng]

【解释】蹊径:小路。李子树下没有小路。比喻诚实的人,心中没有伪诈。

【出处】《新唐书·李义传》:“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

2、李白桃红[lǐ bái táo hóng]

【解释】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出处】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示例】李白桃红未吐时,好个春消息。 ——宋·汪莘《卜算子》词

3、李郭同船[lǐ guō tóng chuán]

【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同“李郭同舟”。

【出处】宋·吕渭老《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词:“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4、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

【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示例】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清·黄遵宪《感事》诗

5、李下瓜田[lǐ xià guā tián]

【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示例】愚谓折柳樊圃,良士瞿瞿;李下瓜田,君子所避。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部》

6、李广不侯[lǐ guǎng bù hòu]

【解释】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出处】唐·徐夤《赠杨著》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李广不侯,是有本事没有运气,运气来了,没有本事,不过昙花一现,好景不长。”

7、李广未封[lǐ guǎng wèi fēng]

【解释】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出处】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8、李郭仙舟[lǐ guō xiān zhōu]

【解释】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

【示例】直沽今日赋将归,李郭仙舟亦暂违。 ——明·李贽《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诗

9、李广难封[lǐ guǎng nán fēng]

【解释】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0、李郭同舟[lǐ guō tóng zhōu]

【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示例】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侯车骑者弱项肩累迹,几如荀陈会坐,李郭同舟。东汉风流,再见今日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

“李”结尾的成语

1、夭桃襛李[yāo táo nóng lǐ]

【解释】夭:形容草木茂盛;秾:花木繁盛。艳丽盛开的桃李。比喻美貌的年轻人。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示例】夭桃襛李,宜早合良缘。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

2、浮瓜沉李[fú guā chén lǐ]

【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示例】这样时候,多少王孙公子雪藕调冰、浮瓜沉李也不为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3、避瓜防李[bì guā fáng lǐ]

【解释】表示避免嫌疑。

【出处】见“避李嫌瓜”。

【示例】我和他呵,避瓜防李,终朝相对如宾。 ——清·李渔《慎鸾交·赠妓》

4、公门桃李[gōng mén táo lǐ]

【解释】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5、张王赵李[zhāng wáng zhào lǐ]

【解释】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出处】《梁书·范缜传》:“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6、幺桃秾李[yāo táo nóng lǐ]

【解释】夭:长得很好、很茂盛的样子;秾:花木繁茂。指艳丽争春的桃李。比喻人年少貌美。多用为祝颂婚嫁之词。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示例】星昴殷冬献吉日,幺桃秾李遥相匹。 ——唐·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7、比张比李[bǐ zhāng bǐ lǐ]

【解释】比喻多方面设譬。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

8、夭桃穠李[yāo táo nóng lǐ]

【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华如桃李。”

【示例】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穠李遥相匹。 ——唐·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9、门墙桃李[mén qiáng táo lǐ]

【解释】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示例】天下文章同轨辙,门墙桃李半公卿。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二

10、道傍苦李[dào páng kǔ lǐ]

【解释】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

【出处】唐·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诗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11、道旁苦李[dào páng kǔ lǐ]

【解释】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示例】决飞只抢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

12、浓桃艳李[nóng táo yàn lǐ]

【解释】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13、僵桃代李[jiāng táo dài lǐ]

【解释】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同“僵李代桃”。

【出处】清·赢宗季女《六月霜·对簿》:“僵桃代李诚无与,摧花斫柳夫何取?”

14、桑中生李[sāng zhōng shēng lǐ]

【解释】桑树上长李树。比喻少见多怪。

【示例】桑中生李的事情在农村时有发生。

15、凡桃俗李[fán táo sú lǐ]

【解释】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处】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16、满城桃李[mǎn chéng táo lǐ]

【解释】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出处】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礼闺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示例】拂杀官黄春有思,满城桃李不能春。 ——宋·黄庭坚《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其三

17、夭桃秾李[yāo táo nóng lǐ]

【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示例】夭桃秾李,宜早合良缘,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怀春,吉士有摽梅之赋也。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

18、投桃报李[tóu táo bào lǐ]

【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19、以桃代李[yǐ táo dài lǐ]

【解释】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

【出处】《再生缘》第三二回:“咳,且慢些笑他的失节,或者刘燕玉也是以桃代李的机关,亦未可定。”

20、道边苦李[dào biān kǔ lǐ]

【解释】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示例】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词

21、浮瓜沈李[fú guā shěn lǐ]

【解释】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的生活。

【出处】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22、华如桃李[huá rú táo lǐ]

【解释】形容容颜非常美丽。

【出处】《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23、方桃譬李[fāng táo pì lǐ]

【解释】方:比。可同美艳的桃李相比。形容美丽娇艳。

【出处】南朝·梁·萧纲《筝赋》:“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

【示例】乃有燕余丽妾,方桃譬李,本在南城,今居东里。 ——唐·欧阳洵《艺文类聚》卷四十四

24、城中桃李[chéng zhōng táo lǐ]

【解释】城里的桃李花,虽艳丽一时,但很快就凋谢了。比喻小人得志是不会长久的。

【出处】唐·刘禹锡《杨柳词》:“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25、艳如桃李[yàn rú táo lǐ]

【解释】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示例】钱钟书《围城》:“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李”在中间的成语

1、张公吃酒李公颠[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解释】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出处】宋·李棨《北里志·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2、桃李遍天下[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解释】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示例】而性阔大,不甚饰边幅,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

3、桃李门墙[táo lǐ mén qiáng]

【解释】门墙:指师门。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示例】为代作一二首以实之,以夸其桃李门墙之盛。 ——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

4、桃李无言,下自成蹊[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出处】宋·辛弃疾《一剪梅·独立苍茫醉不归》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5、张公吃酒李公醉[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解释】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示例】世上有如此不公之事,正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

6、瓜皮搭李树[guā pǐ dā lǐ shù]

【解释】根本搭不上。指强认亲族。

【出处】宋·韦君安《梅磵诗话》中:“盖俗云:以强认亲族者,为瓜皮搭李树云。”

7、五李三张[wǔ lǐ sān zhāng]

【解释】南唐时著名墨工李廷珪和宋代著名墨工张遇和合称。后来作为墨的别称。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墨光照文房,取烟在太华顶上仙人掌。更压着五李三张,入砚松风响。”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解释】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示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不必过于急躁 ——俗话说

9、卖李钻核[mài lǐ zuān hé]

【解释】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示例】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花木》

10、桃李争辉[táo lǐ zhēng huī]

【解释】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出处】元·无名氏《東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11、桃李争妍[táo lǐ zhēng yán]

【解释】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出处】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二折:“春花艳艳,看红白桃李争妍。”

【示例】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12、瓜李之嫌[guā lǐ zhī xián]

【解释】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出处】《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示例】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1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出处】《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4、桃僵李代[táo jiāng lǐ dài]

【解释】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同“李代桃僵”。

【出处】清·钱谦益《遵旨回话疏》:“复社自有周之夔之案,奕琛自有薛国观之案,奕琛又欲纽而一之,而曰复社操戈,繇臣指授,此所谓桃僵李代也。”

【示例】伤心极,恁桃僵李代,鱼网鸿罹。 ——清·伤时子《苍鹰击·株连》

15、桃李精神[táo lǐ jīng shén]

【解释】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出处】五代·和凝《河满子》词之一:“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16、桃伤李仆[táo shāng lǐ pū]

【解释】仆:向前跌倒。比喻兄弟休戚与共。

【出处】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鸡鸣》:“终言桃伤而李仆,谕兄弟当相为表里。”

17、张家长,李家短[zhāng jiā cháng,lǐ jiā duǎn]

【解释】指无聊地议论别人家的琐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一回:“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白说绿道。”

【示例】船中人你说张家长,我说李家短,不一时,行至湖中央。(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

18、桃李年[táo lǐ nián]

【解释】桃李花争艳的年纪。比喻女子的青春时期。

【出处】南朝·梁·萧衍《咏笔》诗:“昔闻兰蕙月,独是桃李年。”

【示例】自惜桃李年,误身游侠子。 ——唐·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其二

19、艳如桃李,冷如霜雪[yàn rú táo lǐ,lěng rú shuāng xuě]

【解释】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20、沉李浮瓜[chén lǐ fú guā]

【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示例】恁般楼台正宜夏,却输他沉李浮瓜。 ——元·马致远《新水令·题西湖》

21、张甲李乙[zhāng jiǎ lǐ yǐ]

【解释】犹言张三李四。

【出处】汉·张奂《诫兄弟书》:“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示例】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22、指李推张[zhǐ lǐ tuī zhāng]

【解释】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比较》:“临期听比,无指李推张之弊。”

2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解释】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24、桃李不言,下自成行[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出处】晋·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25、瓜皮搭李皮[guā pí dā lǐ pí]

【解释】搭:连接上,挂上。瓜皮挂在李子树皮上。比喻和毫无关系的人强认亲族。

【出处】宋·无名氏《随隐漫录》:“因何七世有孙儿?若非鹤种并梅种,定是瓜皮搭李皮。”

【示例】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 ——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

26、桃李春风[táo lǐ chūn fēng]

【解释】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出处】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示例】菖蒲夜雨平郊坰,桃李春风动学墙。 ——清·金人瑞《吴明府生日》诗

27、张家长李家短[zhāng jiā cháng lǐ jiā duǎn]

【解释】说张家的长,李家的短。比喻与己无关的闲话。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

【示例】女人在一起就爱张家长李家短地说过没完。

28、报李投桃[bào lǐ tóu táo]

【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只指望报李投桃,那顾他祀佛看经。 ——明·高濂《玉簪记·诳告》

29、桃李之馈[táo lǐ zhī kuì]

【解释】原指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出处】《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明·归有光《河南策问对二道》:“吹毛求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罪。”

30、艳如桃李,冷若冰霜[yàn rú táo lǐ,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解释】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出处】清·伤时子《苍鹰击·割爱》:“敢道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芝兰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楼贱质,红粉庸姿。”

31、张王李赵[zhāng wáng lǐ zhào]

【解释】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示例】俚语有张王李赵之语,犹言是何等人,无足挂齿牙之意也。宣和间,张子能、王履道、李士美、赵圣从俱在政府,是时张王李赵之语,喧于朝野,闻者莫不笑之。 ——宋·朱弁《

32、避李嫌瓜[bì lǐ xián guā]

【解释】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出处】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他正气邪难犯,咱贞魂死不差。还只为守宫闱,避李嫌瓜。 ——清·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

33、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

【解释】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示例】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34、桃李之教[táo lǐ zhī jiào]

【解释】指老师的教诲。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35、桃李满天下[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示例】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

36、桃夭李艳[táo yāo lǐ yàn]

【解释】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出处】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37、僵李代桃[jiāng lǐ dài táo]

【解释】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

【示例】遂密斩来使,行僵李代桃之计。 ——《冷眼观》第二八回

38、桃李成蹊[táo lǐ chéng qī]

【解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语。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出处】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宋·黄庭坚《次韵答杨子闻见赠》诗:“结交贤豪多杜陵,桃李成蹊卧落英。”

【示例】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金·元好问《南乡子》词

39、桃羞李让[táo xiū lǐ ràng]

【解释】桃和李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40、桃来李答[táo lái lǐ dá]

【解释】比喻互相酬赠。

【出处】语出《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明·王錂《春芜记·构衅》:“况且桃来李答,一定也不折本。”

41、将李代桃[jiāng lǐ dài táo]

【解释】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

42、艳如桃李,凛若冰霜[yàn rú táo lǐ,lǐn ruò bīng shuāng]

【解释】凛:严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又是两个绝代女子,一个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一个裙布钗荆,端庄俏丽。”

43、张三李四[zhāng sān lǐ sì]

【解释】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出处】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

44、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示例】但瓜田李下,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

45、正冠李下[zhèng guàn lǐ xià]

【解释】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 ——《梁书·王僧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