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彼得一世

图

俄国沙皇(1682~1721)和皇帝(1721~1725)。亦称彼得大帝。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1629~1676)之子。1672年6月9日生于莫斯科。1682年异母长兄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病逝,彼得和兄伊凡五世并立为沙皇,异母姊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公主摄政。1689年8月推翻索菲娅摄政之权。1696年伊凡病逝,彼得成为唯一君主。为夺取黑海出海口,1695~1696年,两次进攻土耳其,占领亚速。1697年彼得化名米哈依洛夫下士参加以Ф.Я.列福尔特为首的“彼得大使团”,赴西欧各国考察。他参观了荷兰、英国和奥地利的工厂、学校、博物馆等,这次考察对其以后的改革有重大影响。1699年,彼得先后同萨克森、丹麦签订反瑞典的同盟条约。1700年,同土耳其签订和约。同年8月,彼得向瑞典宣战,进攻纳尔瓦,开始了长达21年之久的北方战争。在列斯纳亚、波尔塔瓦、汉古特和克琅加姆等大战役中,亲临战场,指挥作战,获得胜利。1721年8月30日,俄瑞两国签定《尼什塔特和约》。俄国获得芬兰湾、里加湾等地,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俄国由内陆国变成一个由白海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延伸到黑海的马桑德拉、从波罗的海扩展到太平洋的巨大濒海国。1721年10月,参政院封彼得为“皇帝”和“祖国之父”。从此,俄国改称俄罗斯帝国。1722~1723年,出征波斯,夺取里海西岸和南岸广大地区。1725年2月8日病死在圣彼得堡。(见彩图)

彼得一世及其随从

彼得在位期间仿效西欧国家,进行了以军事改革为中心的多方面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通过大量征兵,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陆海军。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改善军队武器装备,制订军事法规,并聘请外籍军事家在俄军中担任顾问。在行政管理方面,取消了大贵族杜马,废除了衙门制度,建立了参政院和陆军、海军、外交、税务、司法等11个委员会。建设新都圣彼得堡(今列宁格勒),先后把全国划分为 8大州和50个省,直属中央管辖,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政机构。在经济方面,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征收“人丁税”,以增加国库收入。在文化教育方面,建立了算术、造船、航海等许多专门学校,培养人才。采用儒略历(俄历)、创办俄国第一家报纸《新闻报》,建立博物馆、科学院和剧院。颁布了许多重要法令。例如:1714年颁布《一子继承法》,用来巩固贵族土地所有制、改善国家财政和扩大文武官员的来源。1722年颁布了“官秩表”法令。取消了国家机构中按照门第升擢的旧规,代之“量才施用”、“论历取仕”的新制度。所有文武官员统一分为14级,世袭贵族授予 8级以上官爵。非贵族升至相应官级可以成为贵族,从而结束了门第贵族独霸的局面。他还进行了宗教改革,打击反动僧侣势力,限制或没收教会财产,改组宗教管理机构,废除了大教长的职衔,使教会从属于世俗政权。他建立各种世俗学校,除培养贵族子弟外,允许军人、官吏、教士的子弟入学。因此,彼得改革引起了旧贵族的反对,也引起僧侣阶层强烈不满。

彼得一世改革是在靠残酷剥削压榨农民和保存农奴制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穷兵黩武,征兵苛税,人民负担加重,先后爆发了1689年的射击军兵变、1705~1706年的阿斯特拉罕起义和1707~1709年布拉文起义。但彼得一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落后状态,使俄国进入了欧洲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