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马蔺子

概况

异名:蠡实(《本经》),马连、马兰(华北、西北、东北)。

基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马蔺的种子。鸢尾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约40种,其中1/4的种类供药用。

原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Iris pallasii Fisch.var.chinensis Fisch.;Iris ensata auct.non Thunb.;Iris ensata Thunb.var.chinensis Maxim.),又名紫雪草、兰花草(安徽),马帚子(湖南),立木枚独克(蒙名)。

历史:马蔺始载《本经》列为中品,但以蠡实为名。宋《图经本草》始称马蔺,云:“叶似薤而长厚,三月开紫碧花,5月结实作角子,如麻大而赤色有棱,根细长,通黄色,人取为刷,三月开花,五月采实,并阴干用。”《纲目》云:“蠡草在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亩,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开花结实。”所说即为本种。本品为少常用中药。主产江苏、辽宁、河北等省。销华北、东北。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粗壮,根棕褐色,细长而坚韧。叶基生,成丛,坚韧;叶鞘枯死后常裂成细长纤维状的残留物;叶片条形,长达40cm,宽达6mm,灰绿色,顶端渐尖,基部带紫色,全缘,两面具7~10cm条突起的平行脉。花葶从叶丛中抽出,高10~30cm,顶端有花1~3,苞片3,叶状,窄矩圆状披针形;花蓝紫色,花被6,外轮3,花被片较大,匙形,向外弯曲而下垂,中部有黄色条纹,内轮3花被片倒披针形,直立,花被下部联合成筒状;雄蕊3,密接在花柱外侧,花药长;雌蕊1,花柱3深裂,花瓣状,顶端2裂。蒴果长椭圆形,长4~6cm,具6条纵肋,顶端具尖喙;种子近球形或不规则形,棕褐色,有棱角。(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彩图15)

生境与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过度放牧的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东北、及台湾、新疆、西藏。朝鲜、原苏联、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适宜于温和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多半用分株繁殖,于初冬或早春,将株蔸挖起,按6~10cm蔸经掰开,分成若于小株丛作种栽,行株距各33cm,深13~16cm,穴栽。栽后覆土,并铺盖堆肥,压实后再覆细土。出苗或返青后,应勤除杂草,追肥2次。注意病虫害防治。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割下果穗,晒干,打取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辽宁、河北。

鉴别

性状: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长约5mm,宽3~4mm;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略有细皱纹,基部有浅色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切断面胚乳发达,灰白色,角质,胚位于种脐的一端,白色,细小弯曲。气微弱,味淡。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壁厚,内含深棕色块状物,外壁被厚角质层,其下为6~7列皱缩的颓废薄壁细胞,最内为3~4列排列整齐的棕色扁平细胞。外胚乳为2列薄壁细胞;内胚乳形大,壁厚,胞腔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32)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方法有净制和炒制。 ①净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洗净,干燥。 ②炒制 取净马蔺子,置锅内加热用微火炒至鼓起,取出,放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马蔺子甲素,种壳中含鸢尾苯醌(Irnsquinone)。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28。

药理

①抗肿瘤作用 种壳中含鸢尾苯醌,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有抗肿瘤作用[1]。小鼠ip鸢尾苯醌对宫颈癌U14,肝癌(腹水型)及艾氏腹水瘤有效;po对淋巴肉瘤有效。与放疗合用,可以增强放疗对U14的抗癌作用,其抗癌活性与其抑制核分裂有关[2]。 ②放射增敏作用 鸢尾苯醌对人体宫颈Hela细胞、小鼠乳腺癌,MA737和裸鼠移植性人肠粘液腺癌、鼠卵巢成纤维细胞等均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机制与减少肿瘤细胞的耗氧量和降低?入赘孰牡暮坑泄?[3,4]。 ③增强免疫作用 鸢尾苯醌对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亦能增强带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给小鼠每天ip(5mg/kg)或ig(100mg/kg)鸢尾苯醌共5d,其血浆中cGMP含量明显增高,故认为其抗癌作用可能与增强带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5]。鸢尾苯醌还具有提高小鼠的迟发超敏反应,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其增强细胞的免疫程度在相应剂量时,均高于左旋咪唑[6]。

毒性:小鼠单次应用鸢尾苯醌的LD50:ip为25.4±1.9mg/kg;ig为2.8±0.3g/kg;治疗指数:ip为5.0(对U14),ig为13.9(对淋巴肉瘤),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鸢尾苯醌对重要脏器功能和骨髓造血器官无明显影响[2],其诱变性实验均显示稳定的阴性[7]。

参考文献

[1] 药学通报 1980;15(8):379,(10):473,1981;16(9):531 。[2] 中国药理学报 1981;2(2):131 。[3] 肿瘤 1987;7(3):97 。[4] 科学通报 1985;30(9);696 。[5] 中国肿瘤临床 1986;13(4);241 。[6] 药学通报 1981;16(9):19 。[7] 中国肿瘤临床 1986;13(2)∶110。

药性

性味:甘,平。 ①《本经》:“甘,平。” ②《蜀本草》:“寒。”

归经:①《得配本草》:“入阳明经血分。”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效:清热,利湿,止血,解毒。

主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 ①《本经》:“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 ②《别录》:“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 ③《唐本草》:“疗金疮血内流,痈肿等病有效。” ④《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运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消一切疮疖肿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肠,消酒毒,治黄病,敷蛇虫咬,杀蕈毒。” ⑤《纲目》:“治小腹疝痛,腹内冷积,水痢诸病。” ⑥《医林纂要》:“破血,软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①《别录》:“多服令人泄。” ②《得配本草》:“燥热者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牛蒡子、大青叶,治咽喉肿痛。 ②配白茅根、仙鹤草,治鼻衄、吐血、便血。

方选和验方: ①马蔺散(《随身备急方》)治水痢:马蔺子,干姜、黄连。3味为散。熟煮汤,取15g许,和12g,入腹即断,冷热皆治。 ②升麻散(《圣惠方》)治喉痹肿热痛闷:马蔺子60g,川升麻30g。2药捣细罗为散,每日以蜜水调下3g。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治月经过多:马蔺子9g,马蔺花9g,石榴皮12g。共分细末,1日分3次服。”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蔺子3~9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骨结核:马蔺子,炒干研粉,每服5~7g,每日3次,小儿酌减。外用马蔺子粉2份,凡士林5份,共搅匀成膏,涂患处。”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便不利,疝痛:马蔺子3~9g,水煎服。” ④《安徽中草药》:“治寒疝:醋炒马蔺子9g,煎服。” ⑤《安徽中草药》:“治酒中毒:马蔺子9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张寿颐《本草正义》:“马蔺子,《本经》言其平,而《别录》言其温。以其能治寒疝也,故苏颂且有大温之目。然又主喉痹肿痛,及砂石热淋等证,必非大温之品,所以韩保升又谓之寒。实则此物能泄降结气,疏通经络,纯以下泄通达为主,不系乎寒温二气之作用。《本经》主皮肤寒热,风寒湿痹,即宣通脉络之功也;其主胃中热结,及《别录》之止烦满、利二便,花叶之去白虫、治喉痹,即泄降结滞之效也。且皆有清热利湿之意,以滑泄用事,则非温热之品可知。即后人以治疝气腹痛,亦以疏通为义,非用其温。《日华》又称其止鼻衄吐血,消酒毒,治黄疽,消疮疖,杀蕈毒,敷蛇虫咬,并治月经不止、崩中带下。颐谓月事淋漓,崩中带下,惟间有湿热为病可以疏泄者,然虚而不固者为多,《日华》之说太嫌笼统,不可概投。濒湖谓治小腹疝痛。花叶主痈疽恶疮,无一非清热泄化之意。总之,破滞滑利,是其专长,有余之症宜之,而虚寒者非其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