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枇杷叶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异名:巴叶(《中药材手册》)。
基源: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的叶。枇杷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产13种,其中药用植物2种。
原植物:枇杷En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Mespilus japonica Thunb.),又名卢桔(广东)。
历史:枇杷列入《别录》中品。苏颂谓:“叶大如驴耳,背有黄毛。”寇宗奭谓:“其叶形如琵琶,故名。”李时珍谓:“叶微似栗,冬花春实,其子簇结有毛,四月熟,白者为上,黄者次之,无核者名焦子。”又苏恭谓:“凡用须火炙,以布拭去毛,不尔,射入肺,令咳不已。”可见与现今所用者一致。
形态: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m;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mm,有灰棕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萼筒浅杯状;萼片5,三角形,萼筒和萼片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5,白色;雄蕊20,远短于花瓣;花柱5,离生,子房下位,5室。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cm,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褐色,光亮。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6卷,263页.图版35∶1-5)
生境与分布:四川、湖北有野生,中国华东、华中、华南以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广为栽培。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也有栽培。
生药采集: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药材主产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
鉴别
性状: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色。叶片厚,革质而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以完整、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扁方形,外被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近主脉处多弯成人字形;气孔可见。栅栏组织3~4列细胞,海绵组织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近环状;中柱鞘纤维束排成不连续的环,壁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主脉及叶肉中均散有粘液细胞,并含草酸钙方晶及簇晶。(图见《中药鉴定学》.第1版.图10-9) 粉末:红棕色。 ①非腺毛,单细胞,多弯曲,有的折合成人字形,顶端钝圆,基部狭窄,完整者长至1260μm,中部直径17~43(~55)μm,折合处宽至86μm,壁厚2~7μm,微木化,较粗者壁有网状纹理。 ②纤维细长,完整者长104~360μm,直径7~18μm,壁厚2~8μm;有的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微木化。 ③草酸钙方晶直径3~27μm。 ④草酸钙簇晶直径10~30μm。 ⑤上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较平直,略呈连珠状增厚,角质层厚约至14μm。 ⑥下表皮垂周壁薄.微弯曲。气孔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1~29μm,副卫细胞4~7个,不定式。 ⑦粘液细胞呈椭圆形或类圆形,长53~90μm,直径29~56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319页.图153)
加工炮制:①枇杷叶丝 取原药材,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②蜜炙枇杷叶 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加入枇杷叶丝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每100kg枇杷叶丝,用炼蜜20kg。
贮藏:置干燥处,蜜炙枇杷叶,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挥发油,其中有橙花叔醇(Nerolidol)、金合欢醇(Farnesol)、α和β蒎烯、莰烯、月桂烯、对聚伞花素、芳樟醇、α-衣兰烯、α和β金合欢烯、樟脑、橙花醇、牻牛儿醇、α-毕澄茄醇、榄香醇、顺-β、γ-己烯醇和芳樟醇氧化物。还含苦杏仁甙(Amygdalin)、熊果酸、齐墩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鞣质、维生素B及C和山犁糖醇(Sorbitol)[1],尚含皂甙、糖类(葡萄糖、蔗糖、果糖等)以及微量砷[2]。
参考文献[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48。[2]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01。
药理①平喘作用 枇杷叶乙酸乙酯提取物5×10-2g/ml浓度,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抑制作用。 ②祛痰作用 枇杷叶醇提取物200%,0.5ml/只,乙酸乙酯提取物400%.0.5ml/只ig,用小鼠酚红法试验.表明有祛痰作用。
参考文献新医药学杂志 1973;(12):31。
药性性味:苦,凉。 ①《别录》:“苦,平。” ②《药性论》:“甘。” ③《滇南本草》:“微寒,苦、辛。”
归经: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效:清肺和胃,降气化痰。
主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 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之,止渴.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鲜品15~30g);熬膏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前胡、桑叶,治风热咳嗽。 ②配桑白皮、贝母,治燥热咳嗽。 ③配橘皮、竹茹、芦根,治胃热呕吐、呃逆。 ④配淡竹叶,治声音嘶哑。 ⑤配茅根,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鲾。 ⑥配母丁香,治小儿吐乳不定。
方选和验方: ①枇杷叶汤(《圣济总录》)治哕逆不止,饮食不入:枇杷叶(拭去毛,炙)120g,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50g,甘草90g(炙,锉)。上3味粗捣筛。每服6g,水250ml,入生姜(1枣大),切,同煎至7分,去渣稍热服,不拘时候。 ②枇杷叶散(《不居集》)治劳嗽:枇杷叶、薏苡仁、麦门冬、橘红各等份。为末服。 ③《本草衍义》:“治妇人患肺热久咳.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份,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1丸。” ④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治肺风粉刺,面鼻起碎疙瘩,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结成形如黍米白屑:人参、甘草各1g,枇杷叶(蜜炙)、桑白皮(鲜者佳)各6g,黄连、黄柏各3g。水煎,食远服。 ⑤《滇南本草》:“治咳嗽,喉中有痰声:枇杷叶15g,川贝母4.5g,叭旦杏仁6g,广陈皮6g。共为末,每服3~6g,开水送下。” ⑥杷叶汤(《中药基础知识简编》)治急性气管炎:枇杷叶12g,杭菊、北杏、川贝各9g,生地12g,茅根24g,甘草4.5g。水煎服。 ⑦《福建药物志》:“治百日咳:枇杷叶1000g,桑白皮500g,百部250g,蜂蜜500g。煎成糖浆2000ml。1岁以下每次服10ml,3~4岁服20~30ml,5~6岁服30~50ml。日服3~5次。”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枇杷叶2g,黄芪、陈皮各1.5g,炮附子、白芍、炙甘草各1g,肉桂、干姜各1g。以上为1日量。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日分2次服,连服2个月。” ⑨枇杷叶饮(辽宁中医杂志 1982;(9))治儿童呕吐:枇杷叶6~10g,党参6~10g,茯苓10~15g,半夏6~10g,槟榔6~10g,生姜3~6g,茅根15~20g。每日1剂,水煎频频饮之。 ⑩《果蔬食疗》:“治气管炎:嫩枇杷叶30g,款冬花9g,生甘草6g。水煎服。” ⑾枇杷叶清肺饮(辽宁中医杂志 1988;(1))治痤疮:党参10g,枇杷叶15g,桑白皮10g,黄柏、黄连、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用。面部痤疮已成结节或囊状肿物者在上方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各10g,牡蛎、昆布、夏枯草各15g。 ⑿枇杷叶煎(新中医 1988;(8))治肾炎水肿:枇杷叶15~30g,杏仁、焦栀皮、淡豆豉、通草各12~15g,茯苓皮20~30g,滑石20~30g,苡仁18~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福建药物志》:“治感冒咳嗽:枇把叶12g,薄荷6g。水煎服。” ②《摘元方》:“治痘疮溃烂:枇杷叶煎汤洗之。” ③《本事方》:“治肺风鼻赤酒齇:枇杷叶去毛,焙,研末。茶服3~6g,日3服。” ④《四川中药志》:“治肺燥咳嗽、阴虚火旺、久咳不止:枇杷叶500g,红枣90g,梨250g,白蜜适量。制成膏剂,每次1汤匙,1日3次。” ⑤《福建药物志》:“治气管炎:枇杷叶9g,海金沙、陈皮各6g,水煎服。” ⑥《果蔬食疗》:“治回乳时乳房胀痛:枇杷叶5片,土牛膝9g。加水煎服。” ⑦《果蔬食疗》:“治声音嘶哑、暑热:鲜枇杷叶(拭去毛)、鲜竹叶各15g。煎汤代茶饮。”
食疗:《果蔬食疗》:“治自汗,盗汗,产后多汗:用新鲜枇杷叶若干,去毛洗净,包250g糯米(清水浸泡1夜)粽子,蒸熟后食用。每天1次,连服3~4天。”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枇杷叶气薄味厚,阳中之阴,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②倪朱谟《本草汇言》:“枇杷叶安胃气,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沈孔庭曰:“主呕哕反胃而吐食不止,安胃气也;或气逆痰滞而咳嗽靡宁,润肺气也;或虚火烦灼而舌干口燥,养肾气也;或瘟疫暑喝而热渴不解,凉心气也。” ③汪昂《本草备要》:“清肺和胃而降气,气下则火降痰消,治热咳逆呕口渴。” ④缪希雍《本草经疏》:“枇杷叶性凉,善下气,气下则火不上升,而胃自安,故卒鲾止也。其治呕吐不止,妇人产后口干,男子消渴,肺热咳嗽,喘息气急,脚气上冲,皆取其下气之功。又治妇人发热咳嗽,经事先期,佐补阴清热之药服之,可使经期正而受孕。” ⑤王秉衡《重庆堂随笔》:“枇杷叶,凡风温、温热、暑、燥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肃治节;香而不燥,凡湿温、疫疠、秽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浊气而廓中州。《本草》但云其下气治嗽鲡,则伟绩未彰,故发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