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荔枝核
名称出处:《本草衍义》
概况异名:荔仁(《广西中药志》),枝核(《四川中药志》),大荔核(《药材学》)。
基源: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的种子。
原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Dimocarpus litchi Lour.;Nephelium litchi Camb.)
余项参见“荔枝”条。
生药采集:6~7月果皮由绿转微红,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皮及肉质多汁的假种皮,将种子洗净晒干。一般为食品厂加工荔枝罐头的副产品。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
鉴别
性状:种子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cm,直径0.6~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有光泽,略有凹陷和细波纹,~端有类圆形或椭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5~7mm。质坚硬,剖开后有2片肥厚的子叶,橙黄色或棕黄色,质亦坚实。气微,味微甘、苦、涩。以粒大、饱满、光亮者为佳。
显微 粉末:淡棕色。 ①种皮栅状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断面观细胞1列,长34~59μm,宽10~17μm,壁增厚,非木化,径向壁微弯曲。靠上端胞腔略狭长,外被角质层;表面观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 ②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或长条形,多数有突起或分枝,分枝先端平截,有的分枝较本体为长,细胞直径17~34μm,壁厚3~10μm。 ③星状细胞为种皮通气组织,不规则星状分枝,细胞间隙大,壁薄。 ④镶嵌层细胞长条形,长17~46μm,直径3~8μm。由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 ⑤子叶细胞类圆形或类圆多角形,充满淀粉粒,淀粉粒溶化后留有类圆形痕迹。 ⑥淀粉粒单粒类球形、卵圆形或圆三角形,少数一端或二端尖,直径3.5~18μm,脐点点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复粒较少,由2~4分粒组成。(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41,图264)
加工炮制:盐荔枝核 取净荔枝核捣碎后,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荔枝核,用食盐2k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盐荔枝核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
参考文献Biochem J 1962;82:385。
药理荔枝核中含的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饥饿22h的小鼠sc,60~400mg/kg,可使血糖下降,肝糖元含量亦显著降低[1]。荔枝核干浸膏水溶液(0.13~0.26mg/(100g·d)×30d,ig)能有效地调节大鼠四氧嘧啶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降糖效果显著[2]。
毒性:荔枝核急性毒性甚低,以20g/kg的剂量给小鼠ig,服药后3天内无一死亡[2]。
参考文献[1] Biochem J 1962;82:385。[2] 浙江药学 1986;3(4):8。
药性性味:甘、微苦、涩,温。 ①《纲目》:“甘,温,涩。” ②《医林纂要》:“甘、涩,温,微咸。” ③《广西中药志》:“甘、微苦、涩,平。”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涩,温。”
归经:肝、肾经。 ①《纲目》:“厥阴。” ②《本草经疏》:“肝、肾。” ③《本草撮要》:“足太阴、厥阴经。”
功效:温中,理气,散结,止痛。
主治:胃脘冷痛,疝气痛,痛经。 ①《纲目》:“行散滞气。治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②《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疝气痛,鞘膜积液,睾丸肿痛,胃痛,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草从新》:“无寒湿滞气者勿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木香、香附、陈皮、赤芍,治胃脘痛。 ②配茴香、青皮、橘核,治疝气痛。 ③配当归、川芎、香附,治妇女血气刺痛。
方选和验方: ①荔香散(《景岳全书》)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3g,木香2g。为末,每服3g,清汤调服,日3服。 ②荔核散(《世医得效方》)治肾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各等份。炒研,出火毒,为末。每服6g,酒下,日3服。 ③玉环来复丹(《坦仙皆效方》)治疝气肿:荔枝核49个,陈皮(连白)27g,硫黄12g。为末,盐水打面糊丸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9丸。日3服。 ④蠲痛散(《妇人良方》)治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15g,香附子30g。上为末,每服6g,盐酒送下。
单方应用:①《本草衍义》:“治心痛及小肠气:荔枝核1枚,煅存性,酒调服。” ②《实用中药手册》:“治寒疝腹痛,睾丸肿痛:荔枝核5~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