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an Dadu
[外文]:Dadu of Yuan
中国元代都城。位于今北京市,是中国古代可与唐长安、明清北京(明清)齐名的三大都城之一,建于世祖至元元年至九年(1264~1272)。大都地区西、北两面山岭回绕,东、南面向华北大平原,地理位置重要,春秋时燕国即在此建有蓟城,辽南京、金中都也建于此。大都就是以中都东北的园林区为中心建设起来的。郭城东西宽6650米,南北长7400米。南垣即中都北界,为了让开中都旧城,大都中轴线较中都东移。郭城内有皇城、宫城,3城重重相套,与唐宋以来的传统吻合。曹操邺城至隋唐长安、洛阳(北魏)的宫殿区置于全城北部,北宋汴梁至金中都置于全城中央,而大都的宫殿区则置于南部。皇城以北日中坊一带是最主要的市场,扩大这里原有的海子水面,开挖运河,南方来的大船可停泊于此;在皇城左右靠近东西城门建太庙和社稷坛;郭城北面开2座城门,其余3面各开3座城门,正对城门为干道,纵横干道之间和沿郭城内侧有较小街道。这些都基本符合春秋时的著作《考工记》所记述的都城规划方式,明显地反映了规划者力图按照周礼的理想,以规整方正、均齐对称的城市来突出封建皇权的统治秩序,强调等级严格的宗法伦理观念的意图。
大都11座城门每门都有瓮城,建城楼,四角各建角楼,它们和城墙一起,构成了城市外围丰富的立体轮廓。在城内几何中心建中心阁,阁西近处为鼓楼,楼北为钟楼;宫城也建有许多城楼和角楼,在大都西部建高大的妙应寺白塔。这些高大建筑有规律地分设在关键部位,有许多都成为干道的对景和某一地段的构图中心,它们互相呼应,把全城提领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大都因宫殿区在全城南部,宫城正门到皇城正门之间的距离较为局促,所以把宋、金以来一贯在宫城正门前设置的丁字形宫前广场前移至皇城正门与郭城正门之间,而在宫城正门与皇城正门之间另加一座广场与之串连,气势更加宏大。变不利为有利,是一个优秀设计。城市中有大面积的丰富水景是大都城的又一特色,把金代园林区太液池(今北京北海)纳入皇城成为皇苑。太液池以北有海子和积水潭,沿岸多建寺观园林,是市民游乐的场所。大都城内设有50个坊,但只是市政管理单位,没有唐以前的坊墙,住宅店肆朝向街巷开门。
明初,大都宫殿被拆毁,城市也有部分变动,但明清北京是在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总的规划部署并未变动,在许多方面都吸取了大都的经验而更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