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北京古观象台

在今北京东城建国门立体交叉陆桥的西南角。原名观象台或瞻象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建立现代天文台后,人们即逐渐称此台为古观象台。

从《明实录》等有明确纪年可考的历史来看,现存古观象台建于明代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但台址和仪器涉及金、元两代司天机构的兴废历史。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开封),将北宋天文仪器迁运至金的都城──中都。元灭金,中都受到破坏,在中都的东北郊新建大都。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春,选择大都城内东南角建造太史院和司天台,地点就在现存的北京古观象台附近。设计者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等,参与铸造仪器的还有尼泊尔著名匠师阿你哥。元亡之后,天文仪器都被运往新都南京,金台和元台荒废。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但天文仪器仍留南京。钦天监人员只能在北京城东南城墙上仅凭肉眼观候天象。正统二年,钦天监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宋代浑仪和元代简仪等,运回北京校验后浇铸成铜仪。正统七年修钦天监、观星台并安装仪器;正统十一年造晷影堂。从此,北京古观象台和台下西侧有了以紫微殿为主的建筑群,大体上具备今天所看到的规模和布局。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曾对观象台进行过一次大修。明代在观象台上陈设的天文仪器有浑仪和浑象、简仪。陈设在台下的天文仪器有圭表和漏壶。

清康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669~1673年),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制造了6件大型铜仪: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地平纬仪)、纪限仪(距度仪),并安装在观象台上,台上明制仪器则移往台下。康熙五十四年,台上又安装了一件大型仪器──地平经纬仪。因仪器增加,场地不足,就在紧靠台东侧的城墙顶上,将观象台拓宽约5米。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开始设计和制造玑衡抚辰仪,工期长达10年,制成后也安装在观象台上。它实际上是用西法改进的一种浑仪。这是清代在观象台上安装的第8件仪器,也是最后一件大型铜仪。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古观象台上下的天文仪器被德、法侵略军洗劫一空。清钦天监为了应付观测任务,临时赶制两小件仪器应用,即折半天体仪(球径比清初天体仪减小一半)和小地平经纬仪。法国人把地平经纬仪、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象限仪、简仪等搬入法国驻华使馆,后于1902年归还。德国人将劫走的天体仪、地平经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浑仪等运往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和约规定,这些仪器于1921年运回北京。1931年,古观象台下陈列的浑仪、简仪、圭表、漏壶(两个)、小地平经纬仪、折半天体仪等7件迁往南京,现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北京古观象台留有陈设在台上的8件清制天文仪器。

从明正统初年起,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观测近五百年。在世界上现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着连续观测最久的历史记录。北京古观象台也以建筑(包括台体和附属建筑群)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代制造的 8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北京古观象台已改建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属于北京天文馆。(见彩图)

北京古观象台的部分铜铸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  公元1673年造,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小天体仪,清末制造,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纪限仪象限仪地平经仪  公元1673年造地平经纬仪  公元1715年造玑衡抚辰仪  公元1774年造圭表  公元1439年造,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古观象台一角
参考书目
    陈遵妫:《清朝天文仪器解说》,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北京,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