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茴香根
名称出处:《本草图经》
概况基源: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的根。
原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
余项参见“茴香”条。
生药采集:7月采挖根。
化学性质含挥发油,油中有莳罗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β-蒎浠、β-月桂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柠檬烯等、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酯、5-甲氧基呋喃香豆素、豆甾醇、伞形花内酯等。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60。
药性性味:辛、甘,温。 ①《草木便方》:“辛、平,温。” ②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温,甘、平。”
功效:温肾和中,行气止痛。
主治:寒疝,胃寒呕逆,腹痛,风湿关节痛。 ①《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肾经。治肾气冲心卒痛。”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膀胱疝气。” ③《天宝本草》:“治胃气胀满。”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消阴囊肿,膀胱气,表风寒,治腹痛。” ⑤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行气散寒,和中止痛。治胃寒腹痛,反胃呕吐,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60g;捣汁或炖肉。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草药》:“治疝气痛:茴香根15g,茴香子、吴萸子各3g,臭牡丹花及根、通花根各9g。水煎服。” ②《贵州草药》:“治风湿关节痛:茴香根、白土茯苓各30g。水煎服。” ③《四川中草药》:“治阴囊肿胀:小茴香根、筋骨草,炖猪蹄子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