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zheng
[外文]:depression
心情抑郁、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两种证候。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并创立了越鞠丸治疗诸郁。清代叶天士认识到郁证之初在气分,久延则及于血分。现代对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在出现郁证的临床表现时,运用中医对郁证的证治方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病理变化和心、肝、脾关系密切。肝喜条达,若情怀抑郁,则肝气不舒;脾主健运,忧愁思虑,脾运失健;心主神明,悲哀过度,则心气受损。气郁常是诸郁的先导,气郁日久,影响及血,则血行不畅,而致血郁;气郁化火,又可形成火郁;气滞不行,津液凝聚成痰,可致痰郁;脾运不健,或水湿停聚而成湿郁;或食积不消而成食郁。至于悲哀伤心,则可出现悲伤欲哭等心神不宁之症。六郁一般多属实证,若病久伤及心、肝、脾三脏气血,则多属虚证。
郁证的证治,以宣通郁结为大法,但应辨别受病的脏腑及气、血、火、湿、食、痰郁的不同,并注意六郁相兼的情况,辨证用药。久病正虚,则当益其虚衰,以调阴阳。虚实夹杂,则虚实并调。常见证型:
(1)肝气郁结。证见情怀抑郁,胸闷嗳气,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舌苔薄腻,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证见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口干而苦,溲黄便干,嘈杂吞酸,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理气解郁、清肝泻火,常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
(3)血行郁滞。证见头痛,失眠,胸胁疼痛,状如针刺,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常用血府逐瘀汤。
(4)气痰互阻。证见胸部闷塞,有痰不爽,咽中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薄腻,脉弦滑。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常用半夏厚朴汤。
(5)郁损心脾。郁证日久,伤及心脾,证见头晕神疲,心悸失眠,纳谷不香,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当心脾两调,常用归脾汤为主方。
(6)脏躁证。证见忧郁过度,心肝血虚,以致精神恍惚,多疑善惊,哭笑无常。当以甘缓润燥为治,用甘麦大枣汤加味。
针灸治疗可选用十三鬼穴: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间使、上星、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曲池、鬼封(舌下中缝)。在开始针刺的时候选用前5个穴位,以后每天去掉最前一个穴位,再顺序加入后面的一个穴位,如此反复进行。其中人中、承浆穴是在穴位左边进针右边出针,申脉、曲池穴一般使用火针刺。若是病情较重者,可在少商、隐白穴处用灸法,方法是将手足大指相向捆在一起,使手上的两个少商穴、足上的两个隐白穴靠在一起,然后在两穴上放较大的艾绒,点燃,使患者有一定的烧灼感后将艾绒去掉算一壮,一般一次灸三壮。肝气郁结,加期门;血瘀加中都。
郁证为情志致病,注意精神调摄,保持乐观情绪,有助于防止发病,促进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