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uyi yinyue
曲艺声腔音乐和伴奏音乐的统称。它是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随着曲艺文学表现手法的成熟和成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历史上,它曾为戏曲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受到戏曲音乐的影响,并且吸收民间歌舞音乐以及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叫卖货声等音乐素材,经过加工改革,衍变发展成为曲艺的唱腔音乐,具有板式变化体、单曲体、曲牌联套体及曲牌板腔混合体等唱腔结构类型。曲艺音乐在衍变发展过程中,根据曲艺的艺术特征,深刻地改变了各种音乐素材的性格和面貌,形成了“唱犹如说”的多种唱腔,具有“唱着说、说着唱”的音乐风格,因此也被称为“说唱音乐”。
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曲艺音乐是以叙述性为主,而又能使叙述性与抒情性互相转换、和谐统一、丰富多采的音乐类型。同时也具有写景、状物、说理等艺术性能。有些特别短小的唱段,如以岔曲、开篇等形式谱唱的作品,虽通篇以写景或说理来表现主题,但在曲艺艺术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曲艺演员是以说书人的身份来叙述故事、描绘情景,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的,所以,它通过唱腔音乐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带有一种摹拟的性质,而不是全然进入角色的歌唱。也有少数坐唱类的曲艺形式,以分饰脚色的方式来歌唱,很少叙述性的唱词,但由于没有表演成分,只以声音(说唱)来表现人物的独白、对白,艺人称为“坐地传情”,而且常有一人兼唱两三个脚色的情况,所以仍然与说唱音乐相近,而不同于戏曲唱腔音乐。
曲艺唱功曲艺音乐继承中国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并根据曲艺的艺术特征加以发展,积累下独特的曲艺唱功经验。它首先要求演唱者“按字行腔”,以收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字正腔圆,就是要把唱词中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读得准确无误,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来行腔,把唱腔唱得圆润而又清晰有力。这里既要求曲艺唱腔的谱制注意按字行腔,具有本曲种的特色,恰当地表达唱词的内容,又要求演唱者对曲艺声乐技巧的纯熟运用,使声腔入耳动听,吸引听众。在按字行腔方面,根据每个字字音的阴、阳、清、浊及发声部位、口型不同,每一语词中字音的声、韵、调组合不同,前辈艺人总结了“崩、打、黏、寸、断”等五种唱法,作为磨炼曲艺声乐技巧的基本功。演唱时用气行腔的技巧,包括“气口”的安置得当,“气息”的控制得法,“喷口”的沉重有力。为了演唱的动情传神,又有“以声传情”、“以情带声”的要求,以收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情,既包括对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情绪的摹拟,也包括创造某种艺术意境、环境气氛的色调,使听众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前辈艺人的谚诀提出:“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这是曲艺唱功最完美的标准。
曲艺伴奏音乐伴奏的主要任务是细腻地烘托唱腔,以助于演唱者更好地表达唱词的语言内容。有时也有穿插在演唱当中的适当“演奏”,这种演奏往往是花点繁复的“过门”。此外,如演唱者唱到气口换气时,伴奏可以补垫;段落之间,伴奏可以用“过门”来进行过渡,或者为下一个段落制造某种气氛。演唱进程中,伴奏可以有助于唱者掌握音高及节奏变化,还可以帮助演唱者自如地交互使用代言和自叙、对白等不同人称的语气。有些曲种的伴奏音乐还在开唱之前演奏“闹台”的乐曲来活跃场内气氛。有的曲种如已经失传的子弟书,早期的单弦牌子曲,现在的苏州弹词和陕北说书等,都是由演唱者自操大三弦或小三弦伴奏,即演唱者自行伴奏。而多数鼓曲类曲种则演变成为演唱者只是掌握鼓板等击节乐器,另有一至数人的乐师伴奏的形式。曲艺的伴奏人员不仅在弹奏乐器方面要有坚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场经验,而且必须熟悉演唱者艺术上的特点,熟悉唱段的唱词和唱腔。不少曲艺名家的成就是和伴奏者的密切合作,切磋琢磨,共同创作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