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ibenzhuyi jiben maodun
[外文]:basic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具体化。决定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各种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直到灭亡的整个过程。
基本矛盾的产生及其发展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先前分散的生产资料逐渐集中到资本家企业中。原来由个人使用的生产资料,转变成为由十几个、几十个工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由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从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由许多工人共同生产的社会产品。例如,在资本家的纺纱厂中,生产工具已经由个别人使用的手工纺车转变为只能由许多工人共同操作的纺纱机。由于社会分工日益发展,生产越来越专业化,生产的部门越来越多。各个部门之间互相依赖,紧密衔接,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本身也成为有成千上万工人分工协作的社会过程。这说明生产更加社会化了。但是,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并不归使用这些生产资料和共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公有,却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不归社会支配。这就产生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生产社会化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社会分工、生产专业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使资本主义生产达到全面的社会化。但是,这时的生产资料不但仍然归资本家私人占有,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的手中。这样,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空前尖锐起来。
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化的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广大小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纷纷破产,沦为无产者。这些无产者除了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剥削以外,没有其他生路。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贯串于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
(2)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社会化的生产要求整个社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只能在个别企业内部进行有计划的生产,而整个社会的生产却处于无组织、无政府状态。
(3)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盲目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大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扩张,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造成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在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同时,无产阶级的贫困也在积累(见无产阶级贫困化)。市场的扩大赶不上生产的增长。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虽有起伏,但总的来说却更加激化,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更加频繁,这表明生产社会化达到了同它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已为彻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也培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伴随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日益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无产阶级,迟早将在自己的革命政党领导下,经过革命斗争,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