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紫苏梗

概况

异名: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基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和野紫苏花开子熟后的干燥茎。

原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和野紫苏Perilla frutiscens(L.)Bntt.var.acuta(Thunb.)Kudo

余项参见“紫苏”条。

生药

采集:秋末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老苏梗”,后者称“嫩苏梗”。药材产于湖北、江苏、河南、四川、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

鉴别:老苏梗茎方柱形,有槽,长0.3~1m,中部直径0.7~1.3cm;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气微香,味淡。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外皮色紫棕、有香气者为佳。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药理

紫苏梗水煎醇提注射液(2g/ml)0.05、0.1、0.2和0.3mlip,能激发小鼠子宫内膜碳酸酐酶的活性,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并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与孕酮具有相同作用。

参考文献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1990;11(2):121。

药性

性味: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

归经:《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效:理气,舒郁,止痛,安胎。

主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理气宽胸,解郁安胎。治胸闷不舒,气滞腹胀,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藿香,治胃气不和、胸闷纳少、泛呕欲吐、伤暑吐泻。 ②配香附,治肝气犯脾之胸胁胀闷,脘腹疼痛及妊娠呕吐、腹胀。 ③配桔梗,治各种胸闷气逆之证。 ④配姜半夏、陈皮、治孕妇胎气不和,胸闷恶心。 ⑤配生姜、生甘草,治胸腹胀满、呕逆不止、胎动不安、鱼蟹中毒。 ⑥配陈皮、砂仁,治胸闷腹胀、胎动不安。 ⑦配半夏、厚朴,治气滞痰结者。 ⑧配香附、陈皮,治气滞胸闷者。 ⑨配大蒜根、老姜皮、冬瓜皮,治水肿。

方选和验方: ①苏橘汤(《圣济总录》)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紫苏茎(锉)30g,陈橘皮(汤浸白皮,焙)60g,赤茯苓(去黑皮)45g,大腹皮(锉)、旋覆花各30g,半夏(汤洗7遍,焙)15g。上6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10g,水150ml,入生姜0.3g(拍碎),枣3枚(擘破),同煎至100ml,去滓,温服。 ②紫苏汤(《证治准绳》)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紫苏茎叶、桑白皮、赤茯苓各30g炒郁李仁、羚羊角、槟榔各23g,桂心、炒枳壳、独活、木香各1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0.15g,水煎服。 ③紫苏散(《赤水玄珠》)治风毒脚气,腹内痰恶、脚重浮肿:紫苏梗、木通、桑白皮、茴香各30g,枳壳60g,羌活、独活、荆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15g,大腹子10个。为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服。 ④紫苏流气饮(《医宗金鉴》)治肾气游风:紫苏梗、黄柏、木瓜、槟榔、香附、陈皮、川芎、姜厚朴、白芷、制苍术、乌药、荆芥、防风、甘草、独活、枳壳各等份。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胸腹胀闷、恶心呕吐:紫苏梗、陈皮、香附、莱菔子、半夏各9g,生姜6g。水煎服。” ⑥《湖南药物志》:“预防流感:紫苏梗1000g,黄豆25500g,陈皮500g,加水25000g,熬至黄豆发大为止,再加入生姜、葱白、红糖适量,以上为100人量,每人服200ml,小孩减半,临睡前热服。” ⑦《湖南药物志》:“治水肿:紫苏杆24g,大蒜根9g,老姜皮15g,冬瓜皮15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贾所学《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肿满。” ②张志聪《侣山堂类辨》:“紫苏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