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鼠尾草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异名:秋丹参(浙江),消炎草(广西),霸王鞭(湖南)。
基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鼠尾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原植物:鼠尾草Salvia japonica Thunb.[S.fortunei Benth.;S.japonica var.fortunei(Benth.)Kudo]
历史:鼠尾草始载于《别录》草部下品:“鼠尾草主鼠瘘,寒热下痢,脓血不止。……一名。”《尔雅》:“尾。”郭璞注:“可以染皂”。《本草拾遗》云:“主诸痢……紫花,茎叶堪皂。”《蜀本草》云:“所在下湿地有之,叶如蒿,茎端夏生四五穗。穗若车前,有赤白两种花。”《纲目》收入草部湿草类下,均引用前人资料。日人松村任三氏据《纲目》久已订为本种。但《救荒本草》载:“鼠菊,本草名鼠尾草,一名……苗高一二尺,叶似菊花叶,微小而肥厚,又似野艾蒿叶而脆,色淡绿,叶端作四五穗,穗似以车前子穗而极疏细,开五瓣淡紫花,又有赤白二色花者。”而《植物名实图考》鼠尾草条谓:“救荒本草谓之鼠菊,叶可煠食。细核所绘形状、与马鞭草相仿佛。”今查对《农政全书校注》(石声汉校注本)1360页所附《救荒本草》鼠菊图与《植物名实图考》鼠尾草的图,对比《救荒本草》所述形状,与现在的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相当,可能更贴切。因沿用已久,应加以保留。
形态:一年生草本;须根密集。茎直立,高40~60cm。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片长6~10cm,宽5~9cm,茎叶上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顶生小叶披针形或菱形,长可达10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长契形,边缘具钝锯齿;侧生小叶卵圆状披针形,长1.5~5cm,宽0.8~2.5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近圆形。轮伞花序2~6花,组成总状花序,或分枝组成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密被具腺或无腺疏柔毛;花萼筒形,内面在喉部有白色的长硬毛环,二唇形,唇裂达花萼长1/3,上唇三角形或近半圆形,全缘,先端具3个小尖头,下唇与上唇近等长,半裂成2齿,齿长三角形。花冠淡红、淡蓝,淡紫至白色,内面离基部2.5~4mm有斜生的疏柔毛环,冠檐2唇形,上唇椭圆形,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边缘有小圆齿,侧裂片卵圆形。能育雄蕊,药隔长伸或稍弯曲,上臂长,下臂瘦小,不育,分离。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7mm;直径0.5mm,褐色,光滑。花期6~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195页.图45∶6~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20~1100m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药性主治:①《别录》:“主鼠瘘,寒热下痢,脓血不止。”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鼠尾草散(《太平圣惠方》)治久血痢方:鼠尾草120g,地榆90g。研为散,每服15g,水煎分2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