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的选址、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直至退役始终都高度重视安全,同时这些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国家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有力的监管下进行的。 为了确保核电厂的安全,人们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如: (1)纵深防御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是保证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它的含义就是,对任何对安全可能造成影响的事项,都要设置多道防线,一旦某道防线遭到破坏,还有其它的防线加以弥补。 在核电厂总体上,采用了如下五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高质量并保守地设计、建造、维护和运行核电厂,使核电厂偏离正常运行的可能性很低; 第二道防线 尽管核电厂偏离正常运行的可能性很低,仍然设置了检测和控制系统,以纠正可能的偏离正常运行; 第三道防线 尽管可能性很小,仍然假设核电厂可能发生一些事故。核电厂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反应堆自身固有安全性、故障安全设计等措施,并设置了专门的系统、设备和规程来对付这些事故; 第四道防线 虽然采取了上述三道防线,仍然假设事故没有被控制住,以至发展到了更严重的工况,此时还有一些附加的措施和规程来保证放射性物质的包容,减少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第五道防线 即使前四道防线全部失效,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也可以启动应急计划来减轻放射性物质对公众的影响。 (2)多道屏障 多道屏障是纵深防御概念在核电厂设计中应用的另一个例子。 在核电厂设计中,共有四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屏障: 第一道是燃料芯块。核裂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大约98%以上可以被滞留在二氧化铀陶瓷燃料芯块中,而不会释放出来。 第二道是燃料包壳。燃料芯块被密封在锆合金制成的包壳内,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一回路水中。 第三道是一回路压力边界。高强度的压力容器、一回路管道、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和阀门等构成了一回路压力边界,用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反应堆厂房中。 第四道是安全壳。反应堆厂房是一个巨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厚厚的墙壁内侧还贴有一层很厚的钢板,我们通常称为“安全壳”。安全壳将一回路全部包容在其中,用以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 在核电厂运行中,要以高可靠性保证四道屏障的完整性。 (3)质量保证 在核电厂选址、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的每个阶段,都编制有质量保证大纲,同时建有管理、指导和实施质量保证大纲的组织机构,在文件控制、设计控制、采购控制、物项控制、工艺过程控制、检查和试验控制、不符合项控制和纠正措施等各个方面加以严格控制,确保核电厂的高质量和安全运行。 (4)人们还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外部事件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如核电厂的设计中考虑了对地震、洪水、龙卷风、火灾和爆炸及飞机坠毁等的防护。 实际上核电厂采取的安全措施还有很多,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核电厂保证了良好的运行安全记录。1979年美国发生了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导致了反应堆堆芯熔化的严重状况,但带给公众的放射性照射远低于一次医疗X光检查。而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由于在设计和运行等多方面没有很好地贯彻上述的安全措施,1986年发生的核电厂事故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即使如此,核电厂带给人类的风险仍远低于交通、采矿等行业。 我国从发展核电开始,就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核安全法规和规范标准,同时主要采用了技术成熟的压水堆核电厂,其安全性远高于切尔诺贝利型核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