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库木吐喇千佛洞—第五联洞远眺
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南约30公里处,是西域古国龟兹的文化遗存。库木吐喇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意思是“沙漠中的烽火台”。库木吐喇千佛洞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四世纪。佛教传入龟兹后,龟兹人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创造出了融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于一体的艺术形式。1961年,库木吐喇千佛洞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世纪30年代,清人谢济世《戎幕随笔》记载了当时库木吐喇石窟的情况。19世纪初,徐松《西域水道记》中对此也有记载。20世纪初,日、德、俄、法等国探险家在新疆活动时都曾染指库木吐喇石窟,清理、挖掘和切割盗走了不少珍贵文物。
整个窟群绵延分布在渭干河东岸的山麓或断崖上3公里内的区域内,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区的洞窟较为集中,已编号的洞窟有80个,但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完好的不到半数。南区洞窟分散在河东岸和几条山谷内,编号的洞窟有32个,保存较好的不到10窟。
洞窟壁画非常具有时代特征。洞窟的早期壁画属于南北朝时代,而唐代的壁画内容则以经变故事为主,与敦煌莫高窟的十分相似。晚唐的壁画间常有汉文和回鹘文的榜题。龟兹画家还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让佛和菩萨披上龟兹的服装,被称为“双领下垂”式的大衣。在绘画的技法上,“用笔劲紧,如屈铁盘丝”。第32窟残存“涅槃变”中的举哀菩萨,线条圆润,流畅柔和,是“屈铁盘丝”式线条的代表之作。
库木吐喇石窟的唐代壁画,在内容和画风上都和中原艺术比较接近。既有中国画那种丰富多变的线条,又有凹凸不平的晕染法,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龟兹画风。这里出现了“西方净土”、“东方药师”、“法华”、“弥勒”等大型的经变故事画。画家把佛和菩萨都画得雍容端庄,温柔安详,充满着世间的人情味。
第16窟的“东方药师”经变画中的飞天,披带花冠彩带,成对地在空中迎风飘舞,凌空飘逸,婀娜多姿,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这些瑰丽的艺术珍宝,是古代龟兹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为研究新疆的经济、文字、建筑、舞蹈、眼饰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