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前后即隋末唐初时,大运河北段即水济渠流经凉水河中段,那时,马驹桥地区是丰盛的草场,当朝在此放养大量的军马。为了便于管理,对公马、种马、仔马(马驹)分养分牧。马驹桥地区是仔马马场,管理仔马的军民建立了村落取名“马驹里”,“马驹里”紧挨凉水河南岸。当时河上搭设了一座简易的木桥(浮桥)赖以南北通行,此桥因“马驹里”而得名“马驹桥”。
星移斗转,到了明朝英宗年间,“马驹里”已发展成商贾云集的小镇,又加上与地处皇家猎场(海子)的出口枣东红门隔河相望,明英宗朱祁镇狩猎之余,出东红门过马驹桥到马驹里逛街看景,十分消遣。
一年夏季,明英宗狩猎后又出东红门想去马驹里看看。突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如注。随行人报:“凉水河水猛涨,冲垮了马驹桥。英宗十分扫兴,转念又想,马驹里如此繁盛,应该修一座像样提桥,方便百姓更方便自己。于是,他对随行的大臣们说:“马驹里修桥,国库无币银可拨,我带头掏腰包,算作办点善事吧。”皇帝出资,大臣们哪个敢怠慢,争相解囊。当时的著名皇家土木巨匠蒯祥愿义务设计。由于是皇帝带头集资,加之蒯祥的设计,一座九孔石拱桥于天顺八年,即公元1465年建成。英宗亲赐“宏仁”桥。可老百姓仍习惯称之“马驹桥”,一些乡绅土豪也模棱两可地叫它“宏仁马驹桥”,桥出了名,马驹里也随之改叫马驹桥镇。
公元1774年,即清乾隆38年,重修马驹桥,改九孔为七孔,桥南侧修桥亭两座,内立乾隆亲书御碑修桥记。现残碑移至通州西海子公园葫芦湖边。
1964年,马驹桥拆毁建水泥大桥,碑亭毁于“文革”。
马驹桥镇地处北京东南郊,通州卫星城的西南,紧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郊区重点建设的33个中心镇之一,是北京市总体规划的城镇体系布局中亦庄卫星城的组成部分。全镇行政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4万口人。
始建于明朝顺七年的马驹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京畿古镇。2001年2月15日经市政府批准为市级中心镇以来,通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思路,马驹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则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两个市级开发区--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北京通州物流产业园区在镇内全面启动,更是赋予了马驹桥无限的发展潜力。未来的马驹桥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小城镇,而是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近郊和卫星城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市区和卫星城延伸的部分城市功能,成为带动农村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典型窗口。
在规划中的亦庄新城地区,更值得多说几句的是其南部的马驹桥。马驹桥是北京东南郊的一个大镇,西北距北京旧城40里。这里有一条大河,今名凉水河,实为魏晋北朝时期和元明时期的永定河故道。河上原有渡口。历史上“凡外郡畿内之人自南而来者,东西二途胥出此渡。车之大而驾者,小而挽者,物类之驮者,人之有肩负者、骑者、步者,纷纷络绎,四时不休。”由此可见,经过这里而进出北京的路上是十分繁忙的。为了方便行旅,当地有钱有势的人便在河上架起木桥,称马驹桥。为什么叫马驹桥,文献未载,难以说清。但是简易的木桥往往被夏秋的大水冲垮,所以每年冬春都要架一次木桥,费时费力。为了一劳永逸,明天顺七年(1463年)动用国库银两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长25丈、宽3丈、下有九孔、上有雕栏的大型石桥,英宗皇帝赐名“宏仁桥”,显示这是一项宏大的仁政工程。同时在桥东头建了一座碧霞元君庙。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日是元君诞辰,届时京城士女竞相前往进香。进香的人皆头顶一尊元君像,背负着楮锭即纸钱,有的走一步即拜一次,一路上步步叩拜,走三天才能到庙上。有的走五步一拜,或十步二十步一拜,走一天即到了。沿途旗幡飘扬,锣鼓声噪,十分热闹,足见这座碧霞元君庙的香火之盛。明清时期北京城四郊有五座碧霞元君庙,俗称“五顶”,即东直门外东顶,德胜门外北顶,蓝靛厂西顶,大红门外南顶,草桥中顶。也有说南顶就是宏仁桥头的碧霞元君庙。为什么碧霞元君庙在北京称“顶”呢?这大概与北京进香的人头上都顶着一尊碧霞元君像有关系,或者是碧霞元君在北京被尊为“泰山顶上天仙圣母”的缘故。清乾隆年间,对宏仁桥和碧霞元君庙又重新修葺,桥改称马驹桥。正是因为马驹桥是进出北京的大道之一,又有香火极盛的碧霞元君庙,所以在这里形成一个大型村落,这就是马驹桥镇,今属通州区。
原先马驹桥是作为亦庄第二生活区提出规划,后来大兴和开发区合并,发展方向转向西南,开始发展大兴区域,由此马驹桥就边缘化了。
如果将眼光放得稍远些,我们则可看到亦庄不仅拥有明清皇家苑囿南苑的地利,而且这里背依京城、朝阳区,面向青云店、安定,东瞻通州,西望大兴。这些地名都令人浮想联翩,心怀憧憬。“京”者,高冈也,大也;“朝阳”者,有无限生命力也;“青云店”,青云直上也;“安定”,安稳无虞也;“通州”,通顺畅达也;“大兴”,兴旺发达也。这些地名都含蕴吉利之义,寄托人们的美好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