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白马寺(互助县)的简单介绍

白马寺,古称金刚崖寺,因山崖有一尊金刚佛像的石雕像而得名,土族、藏族称为“玛尔藏日观”。是青海地区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城东南55公里的红崖子沟口北岸白马寺村,与湟水南岸的平安驿相望。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藏传佛教后弘期),寺院依山而建、凿孔架梁,似凌空而起。主大殿分为三层,上为佛堂、中为经堂、下为僧舍,殿西石窟,窟内有金刚佛石雕像。白马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是佛教“后宏期”的圣地之一,在藏传佛教传播地区颇负盛名。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总面积4516平方米,全寺由居于半山崖的经堂、僧舍、石窟、金刚佛像、和大佛塔组成。

“白马寺”的来历传说较多,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第三世达赖去佑宁寺等地途经此地,传说坐骑死去,遂塑白马于寺,故名“白马寺”者为一种;该寺为安多地区首建的佛寺,类似河南的白马寺,故名者为一种。

该寺佛在山崖下的金刚雕像,背依险峰、面向湟水、目视前方、左手托钵、右手前伸,似推湟水,故称“金刚窟寺”。白马寺又称“觉化寺”,取之于西藏佛教后弘鼻祖喇勤?贡巴饶赛于此地“自觉”“化众”,开启后弘法道,直到圆寂。由于白马寺历史悠久,素享盛名。后经清代、民国、文革三次被毁。1980年8月17日该重新得互开放,陆续修建了经堂、僧舍,吸引着很多各地的香客和游客。

主要景观有大经堂、金刚亭、金刚崖、金刚佛像、湟水河风光等等。

大经堂:三层砖木结构房屋,一层有白马奔驰壁画,二层有观音菩萨塑像,三层有喇勤?贡巴饶赛塑像。

金刚亭:位于大经堂左下方,为批檐歇山项。

金刚石雕像:5岁身量,为坐状,通高3.7米,佛座宽2.35米,雕像古朴浑厚、轮廓粗犷、左手托钵、右手做推移状。

佛教从安木多地区重新传入西藏,再次复兴起来。藏传佛教使将这次复兴佛教的活动称之为“下路宏传”,并将这一活动的首创人穆斯萨巴尊称为“喇钦·贡巴饶赛”。

喇钦贡巴饶赛一生保存佛教火种,功德无量,名垂青史,在广大信教群众中,他是一位大菩萨。千百年来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以及附近土、藏、汉等民族中的信教群众都到白马寺朝拜。届时僧俗云集,念经拜佛,寺内香烟缭绕,气氛严肃。寺内古塔四周年代悠久的古沙枣树间栽有松柏榆柳,在绿荫丛中“弥勒望河”古雕佛像与古白塔相映成趣,自成一体。今天,白马寺是朝拜和旅游的胜地。

白马寺从藏传佛教公元十一世纪再度兴起的“后宏期”建寺到现在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寺内供有喇钦贡巴饶赛的药泥塑像,他的三位先师和参加他受比丘仪式的两位汉族和尚的塑像。这些塑像经历多次的兵燹,在清朝同治年间毁于战乱,后又重塑。1958年“破除迷信”时又被毁坏。1962年在兰州召开的西北民族工作会议后恢复开放,“文化大革命”中佛殿,僧舍全部拆毁,金刚佛像局部被损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980被批准开放,用房产落实款修复了大小佛殿和僧舍。1984年被列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