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钟山石窟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山石窟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安定镇东1公里处,被海内外专家誉为“第二敦煌”。钟山石窟又名石宫寺、万佛岩、普济院”,始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其后历代均有凿修。现在仍保存较好的石窟有5个,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分布于万佛岩的山壁之间。1988年,钟山石窟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中最大的是“万佛洞”,平面为长方形,面阔16.7米,高5.5米,进深9.5米。窟内的正中有东西长11.5米、南北宽5米、高1.4米的佛坛,坛上立有八8根方形的石柱,上承窟顶。窟顶是莲花纹的藻井。

佛坛上下有16尊高2-3米的圆雕佛像,可分为三组,都是释迦牟尼及其弟子、菩萨的造像。

窟壁和八根石柱上还遍布有大小佛像10000多尊,这些佛像各具神态,体态丰润,雕刻手法以写实为主,刀法细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北宋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窟内有40多处宋代到清代的题记,另外有铁钟、铁磬和8座清代修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