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西北3公里,是中国古代铜矿的重要开采地之一。铜绿山古铜矿1973年首次发现该遗址,1973至1979年进行了多次发掘,清理出西周至汉代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技术数百口竖井、斜井、盲井以及百余条大大小小平巷等采矿遗迹,总面积约两百五十万平方米。1982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绿山古铜矿可以分为西周至春秋及战国至汉代两个部分,西周至春秋的矿井开采深度距地面约二十至三十米,采用间隔式榫接方框支架,井壁和巷帮多以木板为背板,平巷以木板为顶棚,断面平方0.6米。战国至汉代矿井开采深度约四十至五十米,竖井采用搭接式方框支架,断面平方0.8米。
此外,和矿井同时还清理出八座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炉体用红色黏土、石英砂、高岭土铁矿粉等夯筑而成,高约1.5米,由炉基、炉缸、炉身三部分组成。炉基位于当时的地下,中间设有风沟。炉缸在炉基之上,呈椭圆形,一侧设有金门,炉身设鼓风口。此外炉旁出土的粗铜块含铜达百分之九十三以上,可见当时冶炼技术的发达。
炼炉周围发现有工棚遗址和碎矿工具及加工过的矿石、铜块。遗址还出土有铜斧、铜锛、铁斧、铁锤、铁锄、木铲等生产生活用具,共计一千余件。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年代久远,延续时间长,而且开采方法先进,炉体结构合理,炉渣含铜量低,体现了中国古代矿业技术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