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wenkou yizhi
[外文]:Dawenkou Site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卫家庄村与宁阳县堡头村的大汶河两岸。面积 8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 2~3米。1959年发现并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组织发掘。1974~1978年又由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发掘。考古学界将该遗址的主要遗存及与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遗址内涵包括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等遗存,其中以大汶口文化分布最广,遗存最丰富,基本上反映出大汶口文化的发展过程,确立了同一体系内不同文化的年代序列,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文化房基多数为圆形地面建筑,面积约 4平方米,斜坡门道,居住面经烧烤,房内有灶,房屋边沿及门前两侧有柱洞,可复原为尖锥状房顶。灰坑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种,有的底部平整坚硬,坑壁整齐,当为窖穴。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无葬具和随葬品,仰身直肢葬。出土遗物特征鲜明,有边沿经交互打制的圆角长方形和桃形扁平石铲、琢制石磨盘和磨棒及多量的锥、矛、镞等骨角工具。陶器质地多为褐色的夹砂或羼蚌末粗陶、泥质红陶。粗陶以鼎类器最多,型式有罐形、釜形、盆形和盂形,器表常留有刮削痕迹并饰锥刺纹、压划纹、划纹、并列泥条及附加堆纹等。纹饰大多组成正倒三角形、斜栅形、立人形和平行线形等,画面繁复。泥质陶代表性器形有深腹尖圜底和大圜底鼎、镂孔或饰斜栅形划纹猪嘴形支座、钵、小口深腹圜底双耳壶及三足碗。陶钵中有部分口外呈砖红色,下部呈灰色的“红顶钵”,亦有少量口部内外绘以褐、黑、红色的单彩宽带纹。经碳14测定大汶口遗址北辛文化层的年代为距今6600~6100年。与其他遗址相比,应属北辛文化中期至晚期遗存。
大汶口文化房屋基址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建筑两种,均作方形,面积约5平方米。F201前面有台阶式门道,居住面平整,有圆形烧土灶面,四壁和门道两侧有柱洞, 房顶可能为中部起脊四面坡式。灰坑有椭圆形、圆形两种,深1米多。H82南有台阶门道,坑口及门道两侧有柱洞,应是一个有顶篷的窖穴。
墓葬多分布在汶河两岸,已发掘 179座,均为长方形土坑墓,少数有木质葬具痕迹,死者头向多朝东,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合葬墓有同性多人合葬,有男女双人合葬。另外还有二次迁葬。部分人骨上发现枕骨人工变形和上侧门齿拔除的现象。墓葬有大、中、小之分。随葬品多寡相差悬殊,小的墓空无一物,大型墓随葬品最多可达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和象牙器等贵重物品。多数死者随葬獐牙和龟甲,有一部分随葬猪头,最多的有14个。
出土器物以陶器最多,多为泥质,手制。晚期器口经慢轮修整,有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代表性器物为鼎、豆、壶、背壶、罐、杯、鬶、瓶等。色彩有红、白、黑、赭。纹饰以直线、斜线、弧线、圆点勾画出几何形纹、花瓣纹、八角星形等图案。石器均磨制规整,有穿孔石铲,段石锛、斧、刀、凿。还有精致的透雕象牙雕、筒、琮以及镶嵌绿松石的骨雕筒等。
大汶口文化遗存内涵包括早、中、晚 3个阶段。早期代表器型有泥质红陶的钵形鼎、圈足豆、单把三足壶(鬶的祖型)、觚形杯、高足杯等。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 6100~5600 年。这一时期的釜形鼎、三足碗及小口双耳壶等的形态与北辛文化层同类器有着清楚的演化关系。中期为实足鬶、大镂孔编织圈足豆、圆腹式背壶及侧装凿形足的各型鼎等。晚期为空足鬶、小镂孔细柄双腹盘式豆、背腹平直式背壶、铲形刻槽足式篮纹鼎及高柄杯、宽肩壶等。
多数研究者认为,大汶口遗址反映的当时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手工制作已专业化,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私有制已经出现,氏族内部已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社会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从公元前4000年前开始,经历了大约1500年的发展。
龙山文化遗存堆积稀薄,遗迹少,出土器物有黑灰色夹砂鬲、鸟头形足罐形鼎、罐、瓮及敞口卷沿大平底盆等。
- 参考书目
-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北京,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