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淅川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
西周时,淅川是楚族熊绎的封地。
春秋时,淅川属于楚国及其附庸鄀国之地,楚始都丹阳(如今已经被丹江口水库淹没)在淅川境内。
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商、於之地,余为楚国丹淅地。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与齐国断交来换取秦国六百里的商於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然而楚兵却在今天淅川境内的丹水和淅水一带大败于秦军。
秦朝时,秦始皇26年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
汉朝时,西汉成帝初年(前31年前后)刘骜封胶东顷王刘音的三子刘共为顺阳侯,封地位于李官桥镇一带。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刘欣继位,封孔光为博山简烈侯,改顺阳县为博山县,清人王先谦称之为孔光国,属南阳郡。
东汉设立顺阳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荆州,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东晋更名为顺阳郡。
北魏置析阳郡,下辖西析阳县和东析阳县,东析阳县治所位于今马蹬镇一带,后改称淅川县。
后周并入内乡县。
唐朝初,复置淅川县, 治所位于马蹬,唐武德三年(620年)设立淅州,辖淅川、丹水、顺阳三县。贞观八年(634年)淅州废,淅川改属山南东道邓州。
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淅川由邓州管辖。
金朝和元朝时期,淅川并入内乡县,依旧为邓州领地。
明朝时,大量的流民涌入淅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仅山西一省饥民,流徙南阳诸郡不下十余万,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3月,河南西华人刘通在淅川的数万流民举行起义。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春,明政府同意设置淅川县,县城初设马蹬镇。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淅川县城由马蹬再向老城(己被水淹没)迁移。河南按察司事顾以山亲赴淅川考察选点,并作诗《淅阳驻节》。1633年(崇祯六年)10月初2,李自成攻克淅川城。
清朝时,嘉庆七年(1802年),荆紫关镇和内乡县李官桥已成为商业重镇。道光十二年(1832年)淅川县升为淅川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新任河南巡抚以淅川界连楚、陕,教堂林立,需加强管理为由,奏准淅川厅由道辖厅升为省辖淅川直隶厅,县丞驻荆子关,属河南省布政司。
民国元年(1912年)2月,淅川地方绅士全子杰、金橹樵、宋莲舫等人响应辛亥革命,宣布淅川独立,清王朝在淅川的统治从此结束;1913年3月撤销淅川厅改为淅川县,1915年,淅川桐油、生漆、石棉、金沙参加美国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23年12月下旬,宝丰土匪老洋人(张庆)攻占内乡李官桥镇,杀害4千余人,绝34户;1929年9月,淅川与邓县、内乡、镇平结为联防,时称宛西联防,即宛西自治;从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途经淅川,到邓淅边界农民武装起义;1940年5月,日军轰炸淅川县城; 1935年党组织在淅川建立;为躲避日军侵略,1944年6月初,河南大学迁驻荆紫关镇。
1945年日军大肆侵略淅川,4月2日,淅川县城沦陷,此后国民党军队与日军激战。
1948年5月,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淅川县城,并设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国民党在淅川长达3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1959年,淅川县在对寺湾、卡房和上集等8处新县城的城址反复比较后,最终选择了距老县城40公里处的上集镇建设新县城,政府所在地从老城搬迁到今上集镇附近。
1960年8月由于丹江口水库蓄水,包括淅川最为富庶的顺阳川、丹阳川和板桥川在内的54.84万亩土地被水淹没。
1951年,淅川县西坪镇析出,划归西峡县;西庙岗乡,东乡区析出,划归内乡县;同时并入内乡县的李官桥区。
1972年12月,原本属于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归淅川县,由此九重所辖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九重镇陶岔村划归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