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浮小麦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基源: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颖果用水淘而浮起者。
原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riticum sativum Lam.,Triticum vulgare Vill.)
历史:始载于《纲目》载:“水淘浮起者,焙用。”
余项参见“小麦”条。
生药采集:收集瘪瘦而轻浮的及未脱净皮的麦皮粒,晒干。药材全国产麦区均产。
鉴别
性状:颖果长圆形,两端略尖,长至6mm;直径1.5~2.5mm,表面浅黄棕色或黄色,稍皱缩,腹面中央有一纵行深沟,顶端具黄白色柔毛。质硬,断面白色,粉性。少数带有颖及稃。气无,味淡。
显微 粉末:类白色。 ①淀粉粒以单粒为主,大粒圆形、广卵形、圆三角形、盔帽形或肾形,直径32~43μm,侧面观直径12~20μm,脐点长裂缝状;小粒类球形,直径3~10μm。复粒少。 ②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长66~224μm,直径17~43μ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③果皮中层细胞有两种。一种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或长条形,直径11~50μ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一种细胞较大,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壁波状弯曲,部分连珠状,细胞间隙明显。 ④横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排列整齐,直径7~22μm,长40~243μ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⑤管细胞表面观长管状,直径10~17μm,各细胞以侧面短分枝相连结。另可见种皮细胞、糊粉层细胞、非腺毛。(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81页.图234)
加工炮制:炒浮小麦 取净浮小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取出,放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性味:甘、咸,凉。 ①《纲目》:“甘、咸,寒。” ②《本草备要》:“咸,凉。”
功效:退劳热,敛虚汗。
主治:骨蒸劳热,自汗盗汗。 ①《本草蒙筌》:“敛虚汗。” ②《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③《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炒焦研末。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奇方类编》:“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脏躁病(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呵欠频发或兼失眠盗汗):浮小麦30g,甘草(炙)3g,大枣5枚。水煎服。” ③《成都中草药》:“治产后出汗不止:浮小麦12~24g,麻黄根、牡蛎、黄芪、当归、桂枝、党参、白术、甘草适量。水煎服。” ④《中国民间实用医方》:“治阴虚盗汗:浮小麦30g,麻黄根6g,白芍15g。水煎服。” ⑤《青岛中草药手册》:“治自汗、盗汗:浮小麦30g,黄芪9g,牡蛎9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卫生宝鉴》:“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每服6g,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 ②《中药志》:“治肺结核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潮热,多汗,心烦,口渴:浮小麦10~30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①倪朱谟《本草汇言》:“卓登山云,浮小麦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 ②张璐《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