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榧子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彼(柀)子(《本经》),榧实(《别录》),罴子(陶弘景),玉山果(《东坡诗集》),赤果、玉榧(《日用本草》)。
基源:为红豆杉科榧树属植物榧树的种子。
原植物: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又名榧(《别录》)、野杉(《纲目》)、香榧、木榧(《中药大辞典》)。
历史:本种始载于《别录》,《纲目》载:“榧生深山中……其木似桐,而叶似杉,……冬月开黄圆花,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如橄榄核,……其仁可生啖,亦可焙收。”《植物名实图考》载:“树似杉,尖青时如橄榄,老则黑,玉山与浙江交界处皆有之。”所述均指榧树。
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m。树皮灰褐色。枝开展,小枝近对生或近轮生,无毛。叶螺旋状着生,2列,线状披针形,直,长1.2~2.5cm,宽2~4mm,先端急尖,有刺状短尖头,基部圆,上面微凸,无明显中脉,下面有2条与中脉带近等宽的窄气孔带。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成对生于叶腋;基部各有两对交互对生的苞片及外侧的1小苞片,近无梗;胚珠直立,单生于假种皮上,受粉后,假种皮包裹胚珠。种子核果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圆形,长2~4cm,假种皮淡紫红色,有不规则纵沟,胚乳微绉,内缩或微内缩。花期4月,种子第2年10月成熟。(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35页.图669)
生境与分布: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等地。
生药栽培:宜温暖、向阳的环境,对土壤选择不严,但宜在山坡地栽种。主要用插枝繁殖。在春季,选健壮枝条剪成15~18cm长的插条,按行距20~25cm开10~12cm深的条沟,将插条靠沟边排列,1/3部分露出地面,覆土压实,浇水管理。至次年早春时,将成活苗移栽定植,每亩栽植20株左右。亦可用种子繁殖,播种前需用湿沙与种子相间层积处理,堆积高度50cm,并上架凉棚,保持湿润,待种壳开裂,胚根开始外露时播种;2月下旬~3月上旬为适期,按行距30cm开浅条沟,覆薄土,每亩用种量40kg。定植后进行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
采集:秋分过后,采摘种子,堆放使其假种皮自然烂去,再擦洗干净,晒干。如遇阴雨,可以文火烘干,切忌火力过猛,以防烘熟渗油,影响质量。
药材主产于浙江,此外,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亦产。
鉴别
性状:种子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4cm,直径1.5~2.5cm。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微具纵棱,一端钝圆,有一椭圆形种脐,色稍淡,较平滑,另端略尖。种皮坚而脆,破开后可见种仁1枚,卵圆形,外胚乳膜质,灰褐色,极皱缩,内胚乳肥大,黄白色,质坚实,富油性。气弱,味微甜带涩。炒熟后具香气。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为10数列石细胞组成,外方1~2列呈栅状排列,细胞类长方形、长椭圆形,长100~200μm,宽约35μm,壁厚15~20μm,腔狭缝状;向内则细胞渐呈等径性,直径40~110μm,壁厚约15μm,腔较大,壁孔明显;内外石细胞均可见清晰的孔沟和层纹。外胚乳与内种皮完全分离,为数列棕色薄壁细胞,有时可见念珠状的细胞壁,外方不整齐,常破裂而呈凹陷,有细胞间隙,有的圆腔状;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较厚,富油滴,并含少量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59页.图419)
理化:取本品粉末5g,以氯仿回流提取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制成样品液。以亚油酸氯仿液作为对照品液。吸附剂为1%CMC-硅胶H,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8.2),展距10cm。展层后取出.以0.1%2-亚硝基-β萘酚浓硫酸试剂显色,加热后呈色,样品液与对照品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60页.图420)
加工炮制:炒榧子仁 取净榧子仁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含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甾醇,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
参考文献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524。
药性性味:甘,平,涩。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有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平,涩。”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新编》:“入胃、脾、大肠经,又入肺。”
功效:杀虫,消积,润燥。
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 ①《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 ②《别录》:“主五痔。” ③陶弘景:“疗寸白。” ④孟诜:“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⑤《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⑥《生生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⑦《本草备要》:“润肠,杀虫。” ⑧《本经逢原》:“与使君子同功。” ⑨《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呵喘,去瘀生新。” ⑩《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蛔虫病,钩虫病,小儿疳积,便秘,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①苏轼《物类相感志》:“榧子壳反绿豆。” ②《本草衍义》:“(食之)过多则滑肠。”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火,热嗽非宜。”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槟榔,治绦虫病。 ②配使君子,治蛔虫病及小儿黄瘦而有虫积腹痛者。 ③配百部,治钩虫病。 ④配萹蓄,治蛲虫病。 ⑤配使君子、苦楝皮,治蛔虫病。 ⑥配南瓜子、槟榔,治绦虫病。 ⑦配槟榔、茶枯,治钩虫病。 ⑧配槟榔、芜荑,治绦虫病,钩虫病。 ⑨配槟榔、贯众、鹤虱,治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病。
方选和验方: ①杀虫散(《海峰验方集》)治小儿虫证:广榧子30g,花椒(微炒香)、乌梅各9g,川楝子肉、鹤虱各15g,枯矾9g,雷丸30g。上药混合碾细筛净,灌入宽口瓶内备用。晨起后空腹,取散剂,略加白糖,开水调化灌服,连续服3~5天,按年龄大小酌定。1~3岁每次服1.5~3g;3~5岁每次服3~4.5g;5~7岁每服4.5~6g;7岁以上按5~7岁量,不必增加。若患儿体质瘦弱用量可按标准酌减。 ②榧子煎(《古方八阵》)治寸白虫:榧子49枚(一方100枚)。用砂糖水煮熟,每日7枚,空腹服。 ③子午丸(《证治准绳》)治心肾俱虚,梦寐惊悸,体常自汗,烦闷短气,悲忧不乐,消渴引饮,小便白浊,四肢无力,面黄肌瘦,耳鸣眼花头晕,恶风怯寒:榧子仁60g,莲子肉(去心)、枸杞子、龙骨、巴戟天(去心)、炒补骨脂、琥珀、楮实(去壳)、枯矾、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莲花须(盐蒸)、芡实、煅牡蛎、文蛤各30g,朱砂45g。为细末,用苁蓉500g,酒蒸烂,研为膏和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50丸,空腹,萆薢煎汤送下。 ④榧子合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钩虫病:榧子肉30g,使君子肉15g,苦楝根皮10g,贯众30g,加水400ml,煎至150ml,清晨空腹服。小儿减半,孕妇忌服。3日为1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 ⑤《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发易脱落:榧子3个,桃仁2个,侧柏叶30g。共捣如泥状,泡水梳头,可使头发不落而且光润。”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30g,使君子肉(切细)30g,大蒜瓣(切细)30g。水煎去滓,1日3回,食前空腹时服。”
单方应用:①《食疗本草》:“治寸白虫:榧子日食7颗,满7日。” ②《救急方》:“治白虫:榧子100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尽佳,不能者,但啖50枚亦得,经宿虫消自下。” ③《圣济总录》:“治卒吐血出:先食蒸饼2~3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9g,日3服。” ④《食物中药与便方》:“治蛔虫、钩虫、蛲虫、姜片虫、绦虫等:香榧煮熟,每日早晨空腹时适量嚼食(约30~60g)。” ⑤《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痔疾,疝气,小便频数,小儿疳积,夜盲等:每日嚼食香榧7粒,有养身治病之功。” ⑥《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妇女乳房肿痛:生榧子肉研细,米醋调之如糊,涂于患部,每日更换。” ⑦《中国秘方全书》:“治因虫积或饮食甘肥引起疳积:榧子60g,研末,使君子60g研末,炒熟调拌服下,每次服用9g,加白糖少许。” ⑧福建中医药 1964;(2):“治疗绦虫病:取榧子肉150g,头发灰(血余炭)30g,研末混合调蜜搓成150丸。日服3次,每次2丸,以4天为1疗程。”
医药家论述①缪希雍《本草经疏》:“榧实,《本经》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 ②陈士铎《本草新编》:“按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入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人共用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