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西瓜白绢病及防治方法

大棚西瓜瓜秧上长了许多白毛,有的整株死亡,果实腐烂,不知如何防治?

这是西瓜发生了白绢病,尤其是在多年连作大棚中,在湿度大、高温等条件下发生严重。白绢病又称菌核性根腐病和菌核性苗枯病,危害苗木和幼树的根茎部。该病可危害多种植物,主要为害油茶、油桐、楸树、柑橘、苹果、梧桐、泡桐、核桃、马尾松等多种树种,还可引起花生,辣椒,大葱等许多农作物发病。该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会发生。

白绢病菌是一种根部习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第二年温度适宜时,产生新的菌丝体,病菌在土壤中可随地表水流进行传播,菌丝依靠生长在土中蔓延,侵染苗木根部或根茎。

病菌喜高温,因此病害多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6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气温上升至30℃左右时为发病盛期,9月末停止发病。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气温30—38℃,经3天菌核即可萌发,再经8—9天又可形成新的菌核。在酸性至中性的土壤和沙质土壤中易发病;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在连续干旱后遇雨可促进菌核萌发,增加对寄主侵染的机会;连作地由于土壤中病菌积累多,苗木也易发病;在粘土地、排水不良、肥力不足、苗木生长纤弱或密度过大的苗圃发病重。根茎部受日灼伤的苗木也易感病。

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西瓜秧靠近地面的部分、西瓜靠地等部位易发病,发病初,病斑为暗褐色,上面长出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呈辐射状,病部边缘明显。发病后期,病部生出许多茶褐色、萝卜籽样小菌核。湿度大时,病部发展扩大,环绕茎部一周,致上部植株死亡,西瓜果实腐烂。

白绢病的防治要注意物理与化学措施相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防治方法一

1、注意增施有机肥,避免单纯施用酸性化肥,致使土壤酸化。酸性土壤应每亩施用硝石灰100公斤调节土壤成中性。西瓜定植前,或生长初,喷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每亩200克,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

2、注意轮作,尽量不要连作;

3、及时通风排湿,保持适宜温度;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并喷药消毒;

5、发病初,用40%五氯硝基苯、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一份,加细土100~200份,撒在发病部土壤周围,也可喷72%克露600倍液,或52.5%抑快净2000倍液,每7~9天一次,连喷2~3次。

防治方法二

1、亩施用消石灰100-150公斤调节土壤酸碱度,调到中性为宜,或大量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

3、发病初期施用40%五氯硝基苯,或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可湿性粉剂1份,对细土100-200份,撒在病部根茎吐,防效明显,必要时也可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4、利用木霉菌防治白绢病。用培养好的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称哈茨木霉)0.4-O.45公斤加50公斤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每亩1公斤,能有效地控制病害发展。

防治方法三

1、圃地选择:育苗地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2、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深翻土壤,可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在花生播种前用优质拌种剂拌种,下雨后及时排除田中积水。

3、冬季深耕:感病苗圃地,每年冬季要进行深耕,将病株残体深埋土中,清除浸染来源。

4、土壤消毒:在育苗或造林前,每亩用绢遁1000g加细干土20公斤以上,或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000g加细土20kg左右,拌匀撒在播种沟内或树穴周围。对感病较轻的苗木,可挖开根茎处土壤,晾晒根茎数日或撒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5、加强管理:在苗木生长期要及时施肥、浇水、排水、中耕除草,促进苗木旺盛生长,提高苗木抗病能力。夏季要防暴晒,减轻灼伤危害,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6、提倡施用秸秆腐熟剂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通透条件,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群。

7、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绢遁稀释800-1000倍或丰洽根保600-800倍或用1%硫酸铜液浇灌病株根部或用2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50g,加水50kg,浇灌病株根部;也可每亩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ml,加水50kg,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