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鬼箭羽
名称出处:《日华子本草》
概况异名:卫矛、鬼箭(《本经》),神箭(《广雅》),六月凌(《植物名实图考》),四面树(《中国药用植物志》),四面锋(《浙江中药手册》),山鸡条子(《东北药用植物志》),四面戟(《药材学》),见肿消(江苏)。
基源: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
原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
历史:鬼箭羽始载于《本经》,名卫矛,列为中品。陶弘景云:“其箭有三羽,状如箭羽。”《日华子本草》:“称鬼箭羽,列入木部。”《纲目》称鬼箭入木部灌木类,载云:“鬼箭生石间,小株成丛,春长嫩条,条上四面有羽如箭羽,视之若三尔。青叶,状如野茶,对生,味酸涩。三四月开碎花,黄绿色。结实大如冬青子。”所述及附图,应为本种。《植物名实图考》木类卫矛条记:“卫矛《本经》中品,即鬼箭羽,湖南俚医谓之六月凌,用治肿毒。”其附图亦与本种相似。
形态:落叶灌木,高可达3m,全体光滑无毛,多分枝,小枝常呈四棱形,壮枝上常有扁平条状木栓质翅,翅宽达1cm,灰棕色。单叶对生,叶柄长约2mm;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狭窄或呈楔形,上面有光泽,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秋时变红色,边缘具细而密的锯齿。花细小,两性,淡黄绿色,通常3~9朵着生成聚伞花序;萼4浅裂;花瓣4,近圆形;雄蕊4,花丝短,着生在花盘上;子房与花盘合生。蒴果椭圆形,1~3室,分离,表面光滑,绿色或紫绿色。种子淡褐色,椭圆形或卵形,外被桔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77页.图3083)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野灌丛中或路边,也有栽植于庭院中的。分布于中国北部、中部、华东以及西南各地。
生药采集:全年均可采割,带翅枝条,除去嫩枝及叶,晒干。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鉴别:枝条细长圆柱形,多分枝,长40~50cm,直径0.4~1cm;表面灰绿色,有纵皱纹,四面生有灰褐色片状翅,形似箭羽。枝坚硬而韧,难折断,断面浅黄白色,粗纤维性。翅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暗红棕色,细颗粒性。气微,味微苦涩。以枝条均匀、翅状物齐全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或厚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卫矛胺(Alatamine)[1]、卫矛碱(Evonymine)[2]、卫矛宁(Evonine)(1)、卫矛任(Evorine)[3,4]和雷公藤定(Wilfordine)[5]等生物碱。叶含槲皮素,表木栓醇(Epifriedelanol)、木栓酮(Friedelin)[6]、卫矛醇(Dulcite)[6];茎翅水提液中含草乙酸钠(Sodium oxalacetate);根皮含硬橡胶、树脂[6]。
参考文献[1] Tetrahedron Lett 1973;29:113。[2] Tetrahedron Lett 1977;33:1725,1978;34:1915。[3] Tetrahedron Lett 1973;29:1773。[4]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2 1972;1268。[5] Tetrahedron 1978;34:1915。[6]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622。
药理①降血糖作用 煎剂中提得的草乙酸钠对正常或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有降血糖作用、降尿糖作用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对正常麻醉犬、静脉滴入能引起显著的血糖下降。大鼠po5~10mg/d,共40d可引起低血糖及胰岛细胞的增殖,胰β-细胞增生,同时有胰α-细胞的萎缩,说明草酰乙酸钠能刺激β-细胞、调整不正常的代谢过程,加强胰岛素的分泌[1]。 ②调脂作用 水煎液3.6g,喂饲高脂动物32d,对进食量及体重均无显著作用。喂饲32d的动物(鹌鹑)血浆LCAT活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并有显著降低血浆HDL3-C的作用(P<0.05)。LCAT能维持血浆和外周组织细胞胆固醇代谢平衡。结果表明,鬼箭羽煎剂有一定的调脂作用[2]。且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3]。
参考文献[1] CA 1969;70:18809a。[2]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8(10):620。[3]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5):299。
药性性味:苦,寒。 ①《本经》:“苦,寒。” ②《吴普本草》:“苦。” ③《药性论》:“有小毒。” ④《日华子本草》:“甘、涩。” ⑤《纲目》:“酸、涩。”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功效:破血,通经,杀虫。
主治: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 ①《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 ②《别录》:“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③《药性论》:“破陈血,落胎。主中恶腰腹痛。” ④《唐本草》:“疗妇人血气。” ⑤《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破癥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胶肚痛。”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草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当归、赤芍、柴胡,治心腹痛,肩背痛。 ②配红蓝花、当归、川芎,治产后败血不散。 ③配鲮鲤甲、常山,治疟疾。
方选和验方: ①鬼箭羽散(《圣惠方》)治恶疰心痛,或绞刺腹胁,或肩背痛无常处:鬼箭羽、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赤芍药、鬼臼(去须)、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当归(锉、微炒)、桂心、柴胡(去苗)、朱砂(细研)各30g,川大黄60g(锉、研、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入朱砂,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3g。 ②当归散(《局方》)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胀(痛):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30g。上为粗散。每服9g,酒100ml,煎至70ml,去渣,粥食前温服。 ③当归饮(《圣济总录》)治产后血运欲绝:当归30g,鬼箭羽30g。上两味,粗捣筛。每服6g,酒50ml,煎至30ml,去渣温服,相次再服。 ④一字散(《圣济总录》)治疟疾:鬼箭羽、鲮鲤甲(烧存性)等份。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0.4g,搐在鼻中,临发时用。 ⑤单行鬼箭汤(《广济方》)疗乳无汁:鬼箭羽150g。水1200ml,煮取800ml,去渣。服160ml,日3服。亦可烧灰作末,水服6~9g,日3。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鬼箭羽、当归各9g,益母草12g。水煎服。”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鬼箭羽30g,赤芍15g,红花、桃仁各9g,大黄3g。共研细粉,每服3g,日服3次。” ⑧《湖南药物志》:“治全身时痛痒:卫茅9~12g,穿山甲6g,大蒜500g。水煎服。” ⑨《陕西中草药手册》:“治漆性皮炎:鬼箭羽枝叶适量,加白果叶等量。煎汤洗患处。”
单方应用:①《湖南药物志》:“治月经不调、妇人癥瘕:卫茅茎枝15g。水煎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感冒:卫茅茎枝30g。水煎服。” ③《陕西中草药手册》:“治烫火伤:鬼箭羽(木质翅),研细末,撒患处或蛋黄油调敷。”
医药家论述①刘若金《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第方书活女子经闭有牡丹皮散中入此味,而治男子胀满有见丸,亦用此味,即苏颂所述古方治之,犹未言专治女子也。大抵其功精专于血分,如女子固以血为主,较取效于男子者更为切中耳。苏恭谓疗妇人血气大效,非无据也。” ②张璐《本经逢原》:“鬼箭,专散恶血,故《本经》有崩中下血之治。《别录》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即腹满汗出之治。今人治贼风历节诸痹,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胁肋少腹者,四物倍归,加鬼箭羽、红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专破血,力能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