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马拉巴鹦鹉的品种、详细资料

马拉巴鹦鹉的图片

马拉巴鹦鹉(学名:Psittacula columboides,英文名:Blue-winged Parakeet)是鹦鹉科鹦鹉属的鸟类。

马拉巴鹦鹉,鸟纲,鹦形目,鹦鹉科。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主要栖息于常绿森林、介于450米到1600米的潮湿山区林地。分布: 孟买北部 。

中文学名:马拉巴鹦鹉

拉丁学名:Psittacula columboides

英文俗名:Blue-winged Parakeet

命名作者:Vigors, 1830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鹦鹉属(Psittacula)

繁殖区:东洋界 : sw Ind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品种

【物种名称】 马拉巴鹦鹉

【又 名】

【拉丁学名】 Psittacula columboides

【英文名称】 Malabar Parakeet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环颈鹦鹉族

详细资料

【整体概述】

身长:38公分(15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下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并带有点蓝色;头部、胸部、颈部和背部为灰色并带有不同程度的粉红色;鸟喙和眼睛之间为深绿色,额头两侧为蓝绿色;颈部有一条环状黑色羽毛围绕,下方也有一条蓝绿色的环状羽毛;头部两侧、背部、背部下方为蓝绿;翅膀覆羽深绿色并带有浅绿色滚边,主要飞行羽蓝色,中间尾部羽毛蓝色,尖端黄色;外侧羽毛绿色,尖端黄色;上喙红色,尖端黄色,下喙棕色;虹膜橙黄色。母鸟头部为灰绿色,胸部和背部绿色,颈部没有黑色和蓝绿色的环状羽毛,鸟喙和眼睛之间仅有一点点绿色,上下鸟喙皆为黑色。幼鸟和母鸟的体色很类似,但是头部为灰绿色,颈部的黑色和浅蓝色通常并不明显,鸟喙浅橘红色,到6周大才会变黑色,公鸟要6个月之后才能变红。

栖息环境和习性:马拉巴鹦鹉主要栖息于常绿森林、介于450米到1600米的潮湿山区林地、偶尔也会到潮湿的低地林区活动,有时候会前往农耕区,例如咖啡园、茶园、果园等地觅食。他们通常会组成4到5只左右的小群体,大部分被注意到都是因为他们发出刺耳的鸣叫,其他时候大多都栖息在树木的顶端,隐身於林木中因为体色提供了保护则相当难以察觉,仅有前往农耕区觅食的时候才会到地面下来。

食物:马拉巴鹦鹉大多以种子、水果(尤其是无花果)、小坚果、浆果、植物嫩芽、花朵、花粉和花蜜等为食。

【地理分布】 栖息地:印度西南、孟买北部

【繁殖】

在野外他们主要的繁殖季为1月到3月,习惯将巢筑在高大的铁木树上,或是利用啄木鸟和巨嘴鸟使用过的废弃鸟巢;人工繁殖的马拉巴鹦鹉相当少见,他们一次会产下3到4枚卵,孵化期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6周,幼鸟在离巢後21天就可以独立。由於环颈鹦鹉类通常都是母鸟较为强势,和一般鹦鹉公鸟居于支配领导的地位恰恰相反,因此时常发生凶悍的母鸟咬伤甚至咬死公鸟的情形,饲主在配对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切勿贸然将两只不熟悉的鸟关入同笼,以免发生惨事。有时已经配对好的种鸟,母鸟也会忽然凶性大发,曾有母鸟在育雏中无端将公鸟咬死的情况发生,因此接近繁殖期饲主最好多加留意公母鸟互动情况,只要有互相攻击的情况就应该立刻隔离。但是有时候也会发生公马拉巴鹦鹉对母鸟有攻击侵略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