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人参须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异名:参须(《本经逢原》)
基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细支根及须根。
原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Panax schin-seng Nees)
余项参见“人参”条。
生药鉴别:红直须 为较粗的细支根。一般长10cm以上,棕红色;表面有纵皱及须根脱落痕,少数有栓皮剥落现象。断面棕红色,平坦,类圆形,边缘弯曲成波状。质坚脆。气香,味苦。 白直须 为较粗长的支根。性状同红直须,但表面黄白色,多数无外皮,断面类白色。 红弯须 为棕红色的细支根及根须,长短粗细不等。质脆。味苦。 白弯须 多为根须,常团成饼状。表面及断面黄白色,其余特征同红弯须。
加工炮制:用时取原药材切成小段或粉碎成细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性性味:甘、苦,平。 ①《本经逢原》:“苦。” ②《本草便读》:“甘,
归经:入肺经。
功效:益气,生津,止渴。
主治:咳嗽吐血,口渴,胃虚呕逆。 ①《本经逢原》:“治胃虚呕逆,咳嗽失血等证。” ②《本草从新》:“生津补气。” ③《本草正义》:“生津止渴,潜阳降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医药家论述①张璐《本经逢原》:“参须,治胃虚呕逆咳嗽失血等证,亦能获效,以其性专下行也。若治久痢滑精,崩中下血之证,每致增剧,以其味苦降泄也。” ②吴仪洛《本草从新》:“参须,生津补血。亦横生芦头上而更细者,其性与参条同,而力尤薄,要知参条、参须,不过得参之余气,危险之证,断难倚仗。” ③张德裕《本草正义》:“参须论其质地本与人参无所同异,但辽产、高丽产,一清一温,亦当分别主治,方不贻误。其为参之余体,力量落弱,初不待言,其较巨者,形如北沙参,如怀牛膝,尤有功用可言。其若末尾,则如丝如发,几乎气味俱无,何能呈效?惟生津止渴,微有养液之用耳。若阳虚火升,肝胆之阳上炽,用此潜阳降火,尤为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