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长春花

概况

异名:雁来红、日日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四时春、三万花(《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基源: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及其变种的全株。长春花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栽培1种,2变种。

原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 Don(Vinca rosea L.)。白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 cv.albus(Catharanthus roseus(L.)G.Don var.albus G.Don)。黄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 cv.flavus〔C.roseus(L)G.Don var.flavus Metcaif〕

形态亚灌木,略有分枝,高达60cm,折断处有汁液,全株无毛或仅有微毛;茎近方形,有条纹,灰绿色;节间长1~3.5cm。叶膜质,倒卵状长圆形,长3~4cm,宽1.5~2.5cm,先端浑圆,有短尖头,基部广楔形至楔形,渐狭而成叶柄;侧脉约8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花2~3朵;花萼5深裂,内面无腺体或腺体不明显,萼片披针形或钻状渐尖,长约3mm;花冠红色.高脚碟状,花冠筒长约2.6cm,内面具疏柔毛,喉部紧缩,具刚毛;花冠裂片宽倒卵形,长和宽约1.5cm;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上半部,花药隐藏于花冠筒喉内,与柱头离生;花盘为2片舌状腺体所组成;子房为2个离生心皮所组成,胚珠多数,花柱丝状,柱头头状。蓇葖果双生、直立、平行或略叉开,长约2.5cm,直径约3mm;外果皮厚纸质,有条纹,被柔毛。种子黑色,长圆状圆筒形,两端截形,具有颗粒状小瘤。花期、果期几乎全年。(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30页.图4813)

生境与分布:为栽培植物。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

白长春花与长春花不同之处为花白色。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

黄长春花与长春花不同之处为花黄色。生于空旷荒芜地方。分布于广东、海南。

生药

栽培:宜于温暖而稍干燥的气候,能耐干旱,不耐严寒,怕涝,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地块为好,低洼积水地不宜栽种。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或直播大田。育苗可采用撒播法,播后覆细土一层,并盖草浇水;6月上、中旬苗长成3~4对真叶时,带土移栽。株行距23~27cm,穴栽。每亩用种子0.5~0.7kg。直播按行距27cm条播,深约1.5cm;幼苗长至1~2对真叶时,可按株距23cm定植。生长期间需勤除杂草,有利植株封行。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2次。高温多雨季节,注意排水。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鉴别:取样品粉末3g,置100ml分液漏斗中,加等量浓氨水湿润,放置1小时,加5倍量氯仿振摇,氯仿提取液用适量1mol/L硫酸溶液萃取,在硫酸萃取液中加氨水碱化并加NaCl饱和,再加5ml氯仿萃取,以氯仿萃取液作供试液。点于氧化铝板上,以氯仿-四氯化碳-乙醇(5037.5:12.5)为展开剂,展开后,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40)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全草含70余种生物碱,多为双吲哚生物碱,其中长春碱(Vinblastine,VLB)、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长春罗新碱(环氧长春碱Leurosine,Vinleurosine)、异长春碱(Vinrosidine)、长春文碱(Leurosivine)、罗维定碱(Rovidine)等具有抗肿瘤活性;卡罗新碱(Carosine)、派利文碱(Perivine)、派利维定碱(Perividine)、长春刀林定碱(Vindolinine)、派利卡林碱(Pericalline)等具有抗病毒作用,长春质碱(Catharanthine)、长春刀林碱(Vindoline)、咯克罗维新碱(Lochrovicine)、长春扣里定碱(Vincolidine)、洛克尼灵碱(Lochnerine)、四氢鸡骨常山碱(Tetrahydroalstonine)等具有利尿和降血糖作用[1-3],还含生物碱甙:长春花碱甙(Vincoside)等[1,2]。

此外尚含肌醇、黄酮化合物、开联番木鳖酸(Secologanic acid)及其四乙酰化物[2]。叶含3’,4’-脱水长春碱(3’,4’-Andydrovinblastine)、阿马里新(Aimalicine)、长春刀林碱、长春刀林定碱、四氢鸭脚木碱、长春碱、长春新碱、派利文碱等[2,4],干叶含双吲哚生物碱环氧长春酮碱(Leurosinone)[5]。

附 根中含生物碱:阿马里新(Ajmalicme)、蛇根碱(Serpentine)、帽柱叶碱(Mitnaphylline)、阿枯米辛碱(Akuammicine)、长春碱、鸭脚木碱(Alstonine)和四氢鸭脚木碱等多种生物碱[2,6]。根皮含鸭脚木碱和蛇根碱[2]。

参考文献

[1]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844 。[2]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11 。[3]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 1982;(4):23 。[4]Phytochemistry 1988;27(6):1713 。[5]J Chem Soc perkm Trans I 1988;(8):2175 。[6]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5;(3):53。

药理

①抗肿瘤作用 长春碱对DBA/2小鼠的移植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534有显著治疗效果。可以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但很少能治愈。长春新碱在小剂量时可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治疗剂量时常可使完全治愈。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DBA/1小鼠乳房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长春新碱对腺癌755有作用。这两种生物碱在临床上对乳腺癌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长春碱对小鼠白血病L1210、小鼠移植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534、AKP-白血病、大鼠W256、IRC741/1398白血病、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和移植性及自发性乳腺癌都有实验治疗作用,并可防止AKP小鼠的自发性白血病,能使患IRC741白血病的Fisher大鼠血流中存在的癌细胞迅速消失。这类生物碱的抗肿瘤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其作用性质与秋水仙碱相似,能抑制肿瘤细胞,如艾氏腹水癌、腹水型L1210和人的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以及正常动物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使停止于中期。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均能干扰微管蛋白的合成,从而阻止微管蛋白装配成有功能的纺锤丝。其与秋水仙碱不同之处为该抑制作用较强,且可被谷氨酸和色氨酸所对抗。实验还发现艾氏腹水癌小鼠给于长春碱2mg/kg1次,即能减少3H-尿嘧啶核苷掺入癌细胞的RNA。若药物与艾氏腹水癌细胞共同温孵1h后,3H-尿嘧啶核苷掺入RNA明显被抑制,以长春碱的作用最强,于2×10-4m。l/L即产生明显抑制,且能被大剂量谷氨酸所拮抗,在体内亦有相同的情况。这和谷氨酸能对抗长春花生物碱抗有丝分裂作用是一致的。对大鼠瓦克氏肉瘤长春碱能明显抑制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DNA,对瘤细胞核仁的DNA合成的抑制作用比非核仁的DAN要强。 ②降压与扩血管作用长春花总生物碱不论ig,im或iv对麻醉犬均有降压作用,在降压过程中对心率和呼吸无明显影响。总生物碱还有扩张冠状血管作用。 ③降血糖作用 长春花中的一些生物碱,如环氧长春碱、长春质碱、洛克尼灵碱、四氢鸡骨常山碱、长春刀林碱和长春刀林宁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作用发生缓慢,但较持久。

其他,如长春刀林宁碱对用生理盐水负荷的大白鼠有较强的利尿作用。氚标记长春碱如给大鼠ip,给药后1~2h达血浆峰浓度,犬和猴iv长春新碱1mg/kg,6h后,血浓度由开始的0.3~1.0mcg/ml降至002~0.05mcg/ml,长春新碱在体内消除亦甚迅速。

毒性:长春碱与长春新碱小鼠iv的LD50分别为17与2mg/kg。长春碱ip与ig的LD50分别为3和33mg/kg,致死量的长春碱在犬身上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为骨髓发育不全,中毒犬死于因白细胞减少所致的继发感染。长春新碱较小剂量时对动物毒性不大,仅表现食量下降或伴有肌肉无力,致死剂量动物死亡原因不明,但对小鼠致死作用可被四氢叶酸所对抗,而不能被叶酸对抗。

参考文献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12。

药性

性味:微苦,凉。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苦,凉。”

功效:镇静安神,平肝降压,抗癌。

主治:高血压病,肿瘤。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高血压。”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疗何杰金氏病、恶性肿瘤。” ③《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白血病,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肿瘤。”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巨滤泡性淋巴瘤,高血压病。” ⑤《中草药学》:“高血压,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提取物制成注射剂。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四川中药志》:“治高血压:长春花12g,豨莶草、决明子、菊花各10g。水煎服,每日1次。” ②《福建药物志》:“治高血压:长春花、夏枯草、豨莶草、木蝴蝶各9g。水煎服。”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硫酸长春新碱0.025~0.05mg/体重,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注意勿漏至皮下)。每周1次。用本药后可有脱发、腹痛、恶心、便秘、肌肉酸痛、手指麻木、发热等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特别严重者需暂时停药。” ④《中医大辞典》:“治淋巴网状细胞肉瘤、绒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长春花提取物长春碱、长春新碱制成的注射剂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