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黄荆子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异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荆子(《浙江中药手册》)。
基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的种子。
原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又名埔姜(《台湾树木志》)。
历史:《图经本草》始载黄荆一名,为牡荆条下之俗名。当时牡荆与黄荆两种植物尚不区分,故截入同一种之下。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达5m。枝、叶有香气,小枝四棱形,密生灰白色绒毛。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稀为3,顶端渐尖,基部楔形,通常全缘或每边有少数锯齿,下面密生灰白色细绒毛。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花萼钟状,顶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面有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核果近球形,黑色,径约2mm,有宿存萼。花期4~6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95页.图5143)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北达秦岭、淮河。
生药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手搓下果实,晒干,扬净。药材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等地。
鉴别
性状:果实球形,上端略大而平圆,有花柱脱落的凹痕,下端稍长,长约3mm,直径2mm;宿萼灰褐色,密被灰白色或棕黄色细绒毛,包被整个果实的2/3或更多,萼筒顶端5齿裂,外面有5~10条明显的脉纹;果实表面棕褐色,坚硬不易破碎。断面果皮较厚,棕黄色,4室,每室有黄白色种子1枚或不育。气香,味苦涩。
显微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类圆形细胞,内含淡棕色颗粒物,外被角质层,有腺毛及非腺毛。其下为1例薄壁细胞,再下层为3~4例窄长形薄壁细胞,内含大量深棕色颗粒物。中果皮细胞长圆形,壁厚,木化,其外侧分布一圈细小维管束。内果皮为2~4列类圆形或椭圆形石细胞。果实中轴部分有2个周韧维管束。种皮外表皮为1列扁小薄壁细胞,其内为2~5列网纹细胞。(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91页.图375)
理化:取样品粉末1g,用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浓缩至0.5ml,点于硅胶板上,以牡荆内酯为对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距10cm,取出,喷2%香草醛硫酸液,牡荆内酯显红色,很快变为蓝色,最终成为稳定的浅红色。(图见同上.592页.图376)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种子含5,7,3′-三羟基黄酮(5,7,3′-Trihydroxy-flavone)、6,8,4′-三甲氧基黄酮(6,8,4′-Trimethoxyflavone)[1、2]。
油含5β-氢-8,11,13-松香三烯-6α-醇(5β-Hydro-8,11,13-abietatrien6α-o1)、羊毛甾烷-8,25-二烯-3β-醇(Lanostan-8,25-dien-3 β-o1)、蒿亭(Arteme-tin)[3]。
参考文献[1] CA 1989;106:78908d(Planta Med Phytother 1986;20(2):188)。[2] CA 1990;112:132578k(J Ethnopharmacol 1898;27(3):327)。[3] CA 1991;115:179351h(Indian J Chem Sect.B 1991;30B(8):773),。
药理①镇痛抗炎作用 黄荆子注射液10g/kg iP,用热板法试验表明对小鼠有镇痛作用,50g/kg iP,对大鼠蛋清性足肿有抗炎作用[1]。黄荆子脱脂后的氯仿提取物500mg/kg ig,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4.8%[3]。 ②对离体肠管作用 黄荆子注射液15100浓度,能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大鼠、豚鼠肠管痉挛[1]。 ③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荆(Vitex negundo L)(未注明药用部分名称)挥发油0.21ml/kgig,连续6d,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2]。
参考文献[1] 中药通报 1981;6(3):封4。[2] 中药通报 1981;6(4):34。[3] J Nat Prod 1992;55(2):163。
药性性味:苦、辛、温。 ①《草木便方》:“苦,温。” ②《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
功效:祛风,除痰,止咳平喘,理气,止痛。
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消化不良,胃痛,肠炎,痢疾,疝气,痔漏。 ①《草木便方》:“止带浊,疗风痹,疝。” ②《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及风痹。” ③《四川中药志》:“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 ④《南京市药物志》:“治感冒,疟疾,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15~30g),或研末。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酒药子、白糖,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 ②配紫河车、山药,治慢性气管炎。
方选和验方: ①黄荆散(《古今医鉴》)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黄荆子,炒,水煎服。 ②黄荆散(《痘疹仁端录》)治痘疹空壳无浆:黄荆子(炒黑为末)3g,酒浆调服:虚者,人参汤加酒浆2~3匙。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黄荆子粉(去壳研粉)15g,紫河车、山药各6g。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加饴糖适量,制成丸剂,为1天量,分3次服,10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黄荆子500g,酒药子(酒粬)30g,白糖250g。黄荆子、药酒子分别炒黄,共研细粉,加白糖拌匀。每服4~6g,小儿1~2g,每日4次。”
单方应用:①《纲目拾遗》:“治肝胃痛:黄荆子研末,和粉作团食。” ②南京《常用中草药》:“治哮喘:黄荆子6~15g。研粉,加白糖适量,1日2次,水冲服。” ③南京《常用中草药》:“治胃溃疡,慢性胃炎:黄荆干果30g。煎服,或研末吞服。” ④《农村常用草药手册》:“治膈食吞酸或便秘:黄荆果实15g。水煎或开水泡服,早晚各服1次。” ⑤《纲目拾遗》:“治痔漏之管:黄荆条所结之子(炙炒为末),15g1服。黑糖拌,空心陈酒送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胃肠绞痛,手术后疼痛:黄荆子180g,研细粉。每服6g,每日3次。” ⑦江西《中草药学》:“治风寒之哮喘:取黄荆子烘干研末,每次吞服4.5g,日3次。” ⑧江西《中草药学》:“治中暑腹痛,受寒胃痛:黄荆子研末,适量,冲服。” ⑨中草药种、制、用选编 1973;(1):“治慢性气管炎:将黄荆子焙干研末,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10g。日服3次,每次1丸,10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 ⑩广西中医药 1987;(4):“治急性菌痢:黄荆子适量,晒干或焙干,研成细末,压制成片,每片重0.5g。每次口服4g(小儿酌减),每日3次。”
食疗:陕西中医 1985;(8):“治慢性气管炎:黄荆子5~10g,白糖25g,香油10g,鸡蛋1个。以文火将油加热至沸,炒黄荆子为棕色,把打开的鸡蛋搅拌后倒入油锅,当鸡蛋下部煎至微黄,鸡蛋上部尚有液体时,即放入白糖,掺抄均匀,使之成稠糊状,起火备用。早晚各服1剂,小儿一般连服3天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