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银箔
名称出处:《本草蒙筌》
概况异名:银薄(《药性论》),银页(《太平圣惠方》)。
基源:银箔为自然元素类铜族矿物。
原矿物:一般由自然银Argentum Natura或银矿石中提炼的银所锤成的菲薄片。
历史:银箔记载的文献是明朝《本草蒙筌》。唐朝苏恭谓:“方家用银屑,取见成银箔,……。”唐朝李珣曰:“银箔坚骨,镇心明目,……入丸散用。”由此均表明了早在唐朝已知用银箔入药了。明朝李时珍认为:“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消制者,反有毒矣。”还指出:“又有锡箔可伪,宜辨之。”当时就发现伪品锡箔。
形态:自然银属于等轴晶系。单体呈八面体或六方晶体,但极少见。通常多以粒状、块状、树枝状、不规则薄片状、丝状等集合体产出。银白色,但表面常常呈现灰黑的锖色。条痕银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2.5。具延展性。无解理。断口锯齿状。密度10~11g/cm3。有良好的传热及导电性。
产状:自然银产于中、低温热液矿床。它呈显微粒状分布于铅锌热液矿床硫化物中。此外含有机质方解石脉内常有自然银的富集,其成分中往往含有汞。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亦有存在。
产地 银箔主产于江苏省南京,福建、浙江亦产。
生药鉴别
性状:银箔通常呈正方形薄片状。长宽为93.3mm2或80mm2,夹于面积相同的薄纸层中。亮银白色。表面平坦,但具微细皱纹。金属光泽,不透明。质菲薄,易漂浮,并易皱折而破裂。气、味皆无。以张完整、色雪白、菲薄者为佳。
理化:①取银箔1小片,加硝酸约2ml,振摇,使溶解,溶液无色。 ②取上述溶液,滴加稀盐酸,即发生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溶于氨试液,再加盐酸,沉淀复生成。
加工炮制:制法:取一定重量银之块片,外包薄皮(为牛盲肠之外层薄膜或乌金纸),用电锤锤击成菲薄片,再按一定规格大小切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夹于薄纸层中,即得。银箔可直接入药。
贮藏:置干燥容器中保存。
化学性质自然银成分中常含1%~2%金(Au),偶而当Au的含量达10%~20%时称金银矿(Ag,Au)。另外,尚含少量的Hg、Sb、Bi、Cu、As、Fe、Zn。
参考文献中国矿物药.地质出版社,1988∶284。
药性性味:①《别录》:“银屑:味辛,平。有毒。生银:“辛,寒。” ②《海药本草》:“银屑:大寒。” ③《日华子本草》:“生银:冷。微毒。”
归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③《中药大辞典》:“入心、肝经。”
功效:安神,镇惊。
主治:惊痫,颠狂,心悸恍惚,夜不安寐。 ①《别录》:“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 ②《药性论》:“主定志,去惊痫,小儿癫疾狂走。” ③《海药本草》:“银箔坚骨,镇心明目,去风热癫痫,入丸,散用。” ④《本草蒙筌》:“除谵语恍惚不睡,止热狂惊悸发痫,定志养神,镇心明目,安五脏,并用服之,功胜紫雪。” ⑤《本草述》:“主治与金箔不远,同能平肝。” ⑥《本草再新》:“舒肝气,定心志,滋肾水,行经络,利关节,破积消疸;治小儿惊痫,痘疮诸毒。”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一般多作丸药挂衣。
临床应用方选与验方 ①镇心丸(《圣济总录》)治心虚惊悸,或因忧虑神气不安:茯神(去木),人参、甘草(炙,锉)、龙齿各45g,升麻、枳壳(去瓤,麸炒)各30g,银薄200片,麦门冬(去心,焙)60g。上8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米饮下,早晚食后服。 ②银箔丹(《小儿医方妙选》)治小儿伏热潮发者:银箔10片,续隋子0.3g(去皮,研),青黛0.3g,芦荟0.3g(研),胡黄连末0.3g,麝香3g。上通研匀细,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1~2粒,煎薄荷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医药家论述①寇宗奭《本草衍义》:“本草言银屑有毒,生银无毒,释者略漏不言。盖生银已发于外,无蕴郁之气,故无毒;矿银蕴于石中,郁结之气全未敷畅,故有毒也。” ②李时珍《纲目》:“此说非矣。生银初煎如绶理,乃其天真,故无毒。熔者投入少铜,则成丝文金花,铜多则反败银,去铜则复还银,而初入少铜终不能出,作伪者又制以药铅锡。且古法用水银煎消,制银箔成泥入药,所以银屑有毒。银本无毒,其毒则诸物之毒也。今人用银器饮食,遇毒则变黑;中毒死者,亦以银物探试之,则银之无毒可征矣。” ③雷《雷公炮炙论》:“凡使金银铜铁,只可浑安在药中,借气生药力而已,勿入药服,能消人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