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三七草

概况

异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纲目拾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丹(《分类草药性》),血牡丹(《天宝本草》)。

基源:为菊科三七草属植物三七草的叶或全草。三七草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10余种。

原植物:三七草Gynura japonica(L.f.)Juel.[Gynura segetum(Lour.)Merr.]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较粗壮,直立,高50~110cm,有纵条纹,被细柔毛。叶互生,叶柄长约2cm,叶片膜质,长8~24cm,宽5~10cm,羽状深裂,裂片顶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基部楔形,两面被细疏毛:茎上部叶近无柄。头状花序直径1.5~1.8cm,在枝顶排成圆锥花序;总苞近圆柱形,总苞片1层,线状披针形,长约1.5cm,边缘膜质,基部有丝状小苞片;花序全为管状,两性,金黄色,顶端5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枝顶端有细长线形被毛的尖头,长约4mm。瘦果狭长圆柱形,浅褐色、有肋,被疏毛;冠毛多数,白色。花果期7~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50页.图6513)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山路旁、草地、林下。分布于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湖北、广东。越南、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在湿润、荫蔽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种植。用根茎繁殖,于春季翻蔸分株,将老蔸纵切若干块,每块有芽2~3个。按行距30~45cm开沟,深5~7cm,以株距15~18cm栽种,芽头朝上,栽后覆土。也可在6~7月高温多湿季节,剪取长15~20cm茎枝,修剪部分叶片后,斜插于苗床。插后需保持土壤湿润,生根成活后方可移栽。田间注意中耕除草与肥、水管理,雨季需及时排水,以免水渍影响根部生长。

采集:7~8月间生长茂盛时采,或随用随采,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性质

根含双稠吡咯啶类生物碱菊三七碱(即千里光碱,Senecionine),具有肝脏毒性[1,2]。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4):89 。[2] 中草药 1984;15(1):27,1980;11(5):193。

药理

本品10%注射液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与凝血酶类似。菊三七碱有抗疟作用,亦能引起家兔和大鼠肝细胞坏死[1]。对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并能降低动脉血压。菊三七碱给小鼠ip LD50为64.9mg/kg[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24 。[2] 植物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50。

药性

性味:甘,平。 ①《纲目》:“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辛,平。”

功效:活血,止血,解毒。

主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①《百草镜》:“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喉癣,双蛾,咳嗽。” ②《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四川中药志》:“治无名肿毒:土三七叶、红赤葛根皮。捣绒包敷。” ②《岭南采药录》:“治毒虫螫伤:土三七叶汁液,涂患处。” ③《秘方集验》:“治杨瘌毛入丸作痛:土三七叶,捣烂涂。” ④《延绿堂方》:“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200ml,用水酒浆和匀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