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开始与黄芪结下不解之缘是1920年的事情。那年秋天他得病,吃了不少西药,总不能痊愈。后来幸得名医陆仲安先生诊看,以黄芪为主药医好了他的病。时隔不久,胡适先生友人马幼渔的弟弟患水肿,肿到肚腹以上,两眼都不能睁开,众医均束手无策。陆仲安先生重用黄芪等药,不出百日,便治好了他的病。也就从那时起,胡适先生便对黄芪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中年以后,他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使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他还将这个“诀窍”告诉了周围的人,也使他们受益匪浅。
黄芪,又名王孙、百药棉、箭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以粗长、表皮皱纹稀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优。中医学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为临床重要的补气药。
胡适先生曾期望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探讨黄芪等中药的奥秘,今天已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证实,祖国医学对有关黄芪的药效认识是十分正确的。药理分析表明:黄芪富含糖类、胆碱、叶酸及多种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黄芪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对正常心脏有良好的加强收缩效果,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显著,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皮肤血液循环。黄芪又有持续的利尿功能,在消除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当代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古方新用,另制一方“复方黄芪粥”,用于慢性肾炎后期的治疗,收效颇著。
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但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