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Zuoyi Xijujia Lianmeng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简称“剧联”。1930年冬成立于上海。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活动,1929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委)。在文委的领导下,上海艺术剧社率先揭开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序幕。接着,进步戏剧团体开始了联合行动。1930年3月,由上海艺术剧社与摩登剧社发起,联合南国社、辛酉剧社、戏剧协社、复旦剧社、大夏剧社等戏剧团体,正式成立了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不久,上海艺术剧社、南国社相继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激起了话剧界人士的极大义愤。为了加强团结,坚持斗争,经许多剧团负责人协商同意,决定改组联合会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于1930年8月23日召开了成立大会。后因白色恐怖加剧,有的剧团内部产生分裂,经文委领导的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研究决定,改变剧团联合组织形式,定为个人自愿参加,于同年冬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剧联成立后,为明确阐述左翼戏剧运动的方向和任务,起草并通过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纲领中阐明剧联的主要任务是在白色区域开展工人、学生和农民的演剧运动,采取剧联独立演出、辅导工人和学生表演以及联合演出方式,开创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同时还兼顾中国电影运动以及建设无产阶级的戏剧理论等。根据纲领的精神,剧联积极开展工作。在组织上,建立了领导全国左翼戏剧运动的体制,除在上海设立总盟外,1931~1933年,先后在北平、汉口、广州、南京、杭州、南通、天津、太原、济南、青岛、成都、归绥等地设立了分盟或小组,从而形成了左翼戏剧运动网络,使左翼戏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演剧方面,上海总盟和各地剧联组织,以秘密盟员为核心,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了50多个左翼剧团。其中上海有艺术剧社、南国社、大道剧社、春秋剧社、骆驼剧社、三三剧社、新地剧社、无名剧人协会、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等,北平有呵莽剧社、苞莉芭剧社、新球剧社等,南京有摩风剧社、大众剧社,南通有新民剧社,杭州有五月花剧社,汉口有鸽的剧社,广州有前卫戏剧者联盟等。这些剧团深入到工人、学生、市民中去,演出了大量进步剧作家创作的剧目,取得了强烈的宣传效果。1931年大道剧社根据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个》改编的《马特加》,借剧中苏联红军的故事,在舞台上喊出了“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的口号,表达了当时革命群众的心声,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1933年,“九·一八”两周年纪念时,剧联通过应云卫主持的上海戏剧协社演出了反帝名剧《怒吼吧,中国!》,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影响十分深远。剧联领导的演剧活动,具有革命性、群众性和战斗性的特色。除了演剧之外,剧联还出版了《艺术新闻》、《戏剧新闻》等刊物,建立了为各左翼剧团服务的艺术供应社。同时把工作发展到了电影和音乐,于1932年建立了影评小组,1933年成立了音乐小组,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时电影和音乐工作。在辅导学生演剧和工人演剧方面,剧联冲破国民党当局的破坏和阻挠,通过各种方式推动进步的学生演剧活动,如派盟员姜敬舆、侯枫、徐韬等人到大夏大学的大夏剧社、复旦大学的复旦剧社、暨南大学的暨南剧社、持志大学的持志剧社、美术专门学校的美专剧社去起骨干作用,派大道剧社与暨南剧社、持志剧社、光华大学的光华剧社作联合演出,后来又领导了由各个大中学校剧团成立的上海学生剧团联合会。在剧联的领导和影响下,各学校剧团上演了很多进步剧目,使学校戏剧运动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有力地扩大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同时,为了开展工人演剧活动,剧联成立了工人演出委员会,先后派左翼剧团到工厂和工人居住地区演出,并派陈鲤庭、金山、崔嵬、姚时晓、沙蒙、丁里、徐韬等到工厂去组织工人剧团和辅导工人演剧,推动了工人剧运的发展,使工人剧运成为整个左翼剧运的一支重要力量。
左翼戏剧运动是在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为了从事革命的戏剧活动,剧联有很多成员被捕入狱甚至献出了生命。1934年,由于国民党当局加紧实行高压政策,进步剧运的处境更加困难。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1935年春,剧联领导人总结了前一阶段剧运的经验教训,决定采取面向社会,努力提高剧场艺术的方针。为了实现这项任务,剧联集中了一批影剧双栖的优秀作家、导演(如章泯等)、演员(如金山、赵丹等)、舞台美术家(如贺孟斧等)组成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经过积极的准备,1935年6月,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举行了首次公演,演出了H.易卜生的名剧《娜拉》,同年9月又公演了Н.В.果戈理的名作《钦差大臣》。这两个戏的演出,导表演水平之高,所受观众之欢迎,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左翼剧运在恶劣环境中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标志着左翼剧运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它为后来话剧向剧场化、职业化过渡准备了条件。
剧联在开展左翼剧运的6年中,尽管初期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出现过一些缺点,如在戏剧界的团结上有关门主义倾向,过份强调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而忽略演剧艺术的规律等,但总的看,它的革命功绩是主要的。这表现在剧联领导的左翼戏剧运动,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戏剧工作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对进步文化活动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剧联用可歌可泣的历史,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同时,在剧联领导的左翼戏剧运动中,戏剧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不仅提高了演剧运动的水平,而且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专门人才,如夏衍、章泯、金山、赵丹、宋之的、于伶、陈鲤庭、郑君里、刘保罗、王莹、舒绣文、张庚、崔嵬、塞克、姚时晓、徐韬、贺孟斧、辛汉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