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铁骊,1925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市,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六届主席,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先后导演了故事片《无名岛》、《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千万不要忘记》。以后又陆续导演了京剧舞台艺术片《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海港》、《杜鹃山》等,电影《海霞》、《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灿烂》、《知音》、《清水湾、淡水湾》、《包氏父子》等。从1985年起,历时五年,终于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搬上银幕,并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面容亲切慈祥,智慧深沉的目光从镜片后注视着——初识他的人也许会觉得他过于严肃,但你只要和他相识两小时,你会感受到德高望重的长者待人的亲切,若和他相处一日,你就可视他为挚友了。
他就是导演了《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的著名导演谢铁骊。 “文革”中,他导演了八部样板戏中的五部。后来他又有过许多绚丽的称呼如“人大常委”、“电影家协会主席”,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谢导”。走近这位艺术生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老影人,我们看到的是他对新中国电影的无比热爱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前年底,于蓝、于洋、田华、王晓棠、庞学勤、林默予、谢飞、郑洞天、翟俊杰、滕文骥、奚美娟、王馥荔、陶泽如、张瑜、吴海燕、岳红……上百名电影工作者齐集南京,庆祝谢铁骊80大寿和他从影55周年。
当天,谢铁骊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了现场,看到那么多人前来祝贺,他十分感动,当场给大家深深鞠了一躬。“会议举行得那么隆重,让我忐忑不安。”他兴奋地回忆了自己55年的从影史,“当年我参加新四军的时候,对电影还是一无所知。1950年,我奉命调入电影界,从那时开始刻苦学习电影知识,没想到一干就是55年。我现在虽然已经80岁了,但拍电影的热情还在,我要一直拍下去。虽然现在记忆力有些衰退了,但对戏剧结构、镜头运用、时空掌握还是很清楚,改剧本也没有问题。只是适合我拍的剧本太少了。”
“那你平时做些什么事情,去寻找乐趣呢?”一般而言,人有想做的事,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做,难免会感到遗憾,或者因此失去生活的乐趣。当笔者问到这个问题时,谢老很平静。面对生活的变化,他犹如面对剧本里的角色,总是驾轻就熟。
●小事多做,乐趣多多●
“我现在还参加很多的社会活动,包括参与《电影法》的修订。要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挺喜欢看书、散步、买菜、做菜的,我杀鳝鱼和炒鳝鱼都非常拿手。我们全家还都特别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它已经成了我们家的老朋友了。
生活中的谢铁骊仍每日读书、看报、看剧本、审片子,到处买小说,可是现在小说内容基本上都是多角恋爱,不太适合他拍。而且现在要拍电影,导演还要负责筹措资金,很不容易。但在这“找寻”的过程里,就可以找得到生活的许多乐趣。
●博采众长,全面营养●
谢老不抽烟,但每餐都饮一两白酒,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即可,绝不多饮。他喜欢清茶,早晚各冲一杯。在饮食上,吃大米比吃面食多一些,习惯微辣、少酸的口味,不吃甜食和黏食,爱吃清蒸鱼,也爱吃肉,对食物很少挑剔,“博采众长,才会营养全面而又丰富,”他如是说。
●主动运动,被动“养生”●
每天上午10时左右,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木樨地附近的河岸上,河边树下散步,每次一个小时,这是主动的。
谢老的夫人王遐老师告诉我,谢老在养生保健上还有一项是被动的,那就是“每天晚上都要催促他烫脚,一定要盯住了,否则一疏忽就让他滑过去了。”对此谢老除了感谢外,还有些抱怨,他说:“我家是有长寿血统的,我大哥(著名书法家谢冰岩)享寿95岁,我的姐姐现居住在洛阳,今年93岁了还依然生活自理。我以为,长寿不要刻意去追求,顺应自然最好。”
谈到对现在或将来从事电影行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寄语,谢老说:“中国电影下一个百年纪念我们是赶不上了,但我相信,在下一个百年中,投身中国电影的这些年轻人,将会去攀登世界电影的高峰,而我们将在天上俯瞰、关注着他们的不懈攀登。中国电影的未来寄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他们是很有希望的!”
路过谢老家的人,常常听到谢老拉京胡的声音,那一准儿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如果心情好,即使每天都重复同样的故事,但也会充满无穷乐趣,但愿这京胡响声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