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发病后,一般没有食欲,在养殖水体中泼洒药物,实质上只是挽救养殖群体中没有发病或病情较轻的鳝鱼。因此,要减少疾病发生,必须以预防为主,从养殖源头抓起,才能达到的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一、鱼塘 要求
进水方便,换水彻底,建有独立给排水系统。池深40—50cm (池塘套养除外)。
二、鱼塘和鱼苗的消毒
1、新老鳝池、稻田等,每年应进行彻底消毒,每立方米用漂白粉20g或生石灰100 g冲洗鳝池,待药性消失后投放鱼苗。已发生过鳝病的池,要替换底泥,以杜绝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鱼苗放养前,用2~3%的盐水浸洗10分钟,可杀灭大部分寄生虫和致病菌。动物性鲜活(或冷藏的)饵料可用盐水浸泡,养殖过程中定期用10mg/L漂白粉对食场、用具消毒,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加强技术管理
夏季水温超过30℃时,不适鳝鱼生长,池塘内需栽植一定密度的水草,既能遮荫降温,又有利于黄鳝隐居、栖息;暴雨天气应适时加注新鲜水;秋季午前适量换水降温,换水温差不超过5℃。四、适宜的放养密度
一般鳝鱼苗培育宜选用小水泥池,水深10~20cm,池中养些浮水植物,每平方米放入孵出的鳝苗800~1000尾,每饲养一个月后分疏密度一半,3个月即可进入成鳝养殖。成鳝养殖中要求放养规格整齐,防止大小悬殊而自残。水池养殖的鱼苗以25~50g/尾为宜,每平方米放养1.5~3.0kg,饲养条件好的或微流水养鳝放养密度增加到5~6kg。放养后两天不打洞入土或停留在水草上面的应拣出,稻田养鳝每亩以放养1200~2000尾为宜。
五、控制有害物质进入养殖水体
防止水源污染,同时控制自身污染。鳝鱼养殖中,根据水温、天气和饵料质量等灵活掌握,日投喂量可控制在黄鳝体重的1~6%范围内,鲜活饵料投喂量为鳝总重的10~20%,及时捞去残饵,保持水质良好;用药消毒或治疗鳝病时,计算准确。
稻田养鱼中,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配制的药液应在水稻叶面干时喷雾,粉剂应在水稻叶面有露珠进喷洒,避免农药落入水中,水稻用药后要及时换水,以降低水中药液浓度,避免黄鳝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