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三义镇的历史沿革

三义镇的命名来源,并无正史可考,但有三国时期和明代的传说流传下来。

民国时期,前代的名称和文化得到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三义镇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三国时期

根据当地传说,三义镇境内建有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义阁庙宇,因“三义”庙宇而得名“三义镇”。

明代

三义镇

三义镇

有关明代的传说:相传在明代,三义镇是一个偏僻的乡村野店,南北商旅往来歇息饮茶于此,当时镇子被称作“魏家店子”而不是“三义镇”。

村里有户富人家,名叫李泰然,很有权势,生性懒散,自觉到远处赶集不便,随用钱顾了两个大汉去闹田集,一个叫魏大个子,一个叫刘青。那时南边田集街道繁荣,商贾络绎不断。李泰然暗自唆使两个大汉,拔了两棵碗口粗的刺枣树,经常去田集来回打闹,田集便无法逢集。他们宣扬到魏家店子上集可以公买公卖,老少无欺,三义集从此兴起。他们三人大喜,便取“桃园三结义”为名,在魏家店子建立刘、关、张三人的庙宇,命名“三义阁”。每年二月二十二、三月二十三,香火不断,后改称三义镇,延传后世。

民国时期

民国四年,三义镇属青坊村,旧高隍镇,隔日逢集,共35户,逢集300人,圩长徐先修、陈甲宾,地保王茂春、董桂良。交通闭塞。有北首面南三间砖庙,供有张飞神像。南道街东有一座土地小庙,供韩文宫塑象。三义镇西北约三里,有一块平原,稍高,传说叫做“永乐集”。这块地方方圆约百亩,北靠公路。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义镇沿用了之前的名称,并且在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截至2010年,三义镇已成为辖32个行政村,3个社区,222个自然庄,346个村民小组的乡镇。全镇人口达7.4万人。经济上,三义镇在蔬菜基地、果树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建立了波尔山羊养殖一条街,并逐步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村集贸市场。文化上,逐步实现了由电影放映队放映、个人收音机、无线广播到有线电视的发展。学校教育上,三义镇也建立了小学、中学、职业中学等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并在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逐步成为现代化新型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