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ongye kexue yanjiu
[外文]:research 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探索农业中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活动。其任务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特点,应用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原理,不断提供各种经济而有效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方法,为提高农业科学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服务。
概况自从人类摆脱采集、渔猎时代,学会了驯化野生动植物以后,农业生产技术在农具制造、肥料施用和栽培、饲养方法等方面的进步,大多直接来自农民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古代学者虽也将这些经验作过系统的整理,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研究工作实际上停留在收集经验材料的阶段,不可能带来突破性的发展。
这种情况到19世纪以后才根本改观。当时蓬勃兴起的自然科学及其实验方法被引入农业,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科学研究活动。起初仅限于少数科学家的自由研究,19世纪40年代前后,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就先后出现了各种专门的农业科研机构。后来,它们逐渐由私人经营发展到由国家投资举办。法国以布森戈的名字命名的第一个农业试验站成立于1834年。英国最早的罗桑姆斯特德试验站成立于1843年。俄国的第一个高等农业研究机构(格勒-格列茨农业研究所)是1848年设立的。美国于1875年在康涅狄格州设立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可见现代农业科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总的已在100年以上。专门的机构和科研人员,固定的试验场地和适当的研究条件,使农业科研的成果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以后,特别是50年代以后,由于各门基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等的渗透和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进步,农业科学研究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点如下。
(1)应用技术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单项专业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在于解决农业生产上的迫切问题;基础理论的研究则通过揭示有关农业生产对象和生产条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为应用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开辟道路。二者密切结合,是取得某些突破性成果的重要原因。最显著的例子是作物育种上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地提高玉米、水稻等作物的产量所取得的成功;诱发突变、组织培养、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等的研究正在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品质量创造新的成果。高效能、低残毒的化肥、农药的产生,也是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施肥、植物保护等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单项专业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的结合,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课题在随学科的分化而不断细分的同时,出现了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研究的趋势。在这一方面,一些战略性课题,如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农业工程、农业环境、农村能源、食品营养、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正日益成为注意的中心。
(2)科研工作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网络。由于研究的门类日益增多、规模日益扩大,现在许多国家在农业科研活动的展开和科研机构的设置上,已经愈来愈超越私人的、一个单位的甚至一个地区的范围,出现了从地方到中央、从私营到国家举办,在学科和专业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各种组织形式。具体情况因国家而异。在一些国家,如美国除农业部直接领导的贝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等以外,各州主要由高等农业院校发挥农业科研中心的作用。在另一些国家,则按地区或专业设立研究中心。如法国在全国各个自然区设立了19个研究中心以及 244个试验站和实验室;苏联按谷物、豆类、饲料等专业成立了42个作物育种中心。许多重大的科研项目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一些科研手段和设施如电子计算机、情报资料、人工气候室、射线圃等,也由国家统一调度,成立服务中心,以利于节约人力、物力,加快研究进度。60年代以来,国际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迅速发展,除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协作形式外,“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所属研究机构的组织规模和研究范围也日趋扩大,已拥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分设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高级研究人员大多聘自各国,已经取得不少重要成果。
(3)科研与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如一些国家建立科研-生产综合体,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联合试验、研究和成果推广、生产工艺设计等机构组成,以提高科研效果。许多国家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还都设有规模较大的农业试验场,既是试验研究的场所,也是良种繁育的基地。
(4)科研手段不断更新。在这一方面,如由于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而产生的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由于物理学、化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辐照技术、活化分析技术,由于电子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半导体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由于航空、航天和光学的发展而产生的遥感、遥测技术等,都对提高农业科研工作的效率产生了重大作用。
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晚于欧美发达国家。19世纪末,少数农、林和蚕桑学堂的创办以及随后一些高等农业学校的建立,在传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方面起了带头作用。20世纪初,以作物、蚕桑和家畜品种改良、病虫防治为开端的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1902年在保定建立的直隶农事试验站分蚕桑、森林、园艺、工艺 4种。1906年清政府在北京三贝子花园(现为北京动物园)设中央农事试验场,作为中央一级的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下设农林、蚕桑、动物、植物、畜牧等部门,主要是试验引进外国品种和地方品种,进行作物病虫害的调查和防治试验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3年恢复中央农事试验场;1915年又在河北正定、江苏南通、湖北武昌、河南彰德和北京等地设模范棉场,试种美国短绒棉和长绒棉品种。1918年中国和英、美、法、德、意、日等国联合兴办中国合众蚕业改良会,主要在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开展蚕业改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轻纺工业发展迅速,上海纱厂联合会于1919年委托并资助东南大学农科和金陵大学农科继续进行引进棉花的试验,并分别确定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推广品种。
1931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孝陵卫成立中央农业实验所,主管全国农业研究改良和推广。该所设稻作、麦作、棉作、杂粮、昆虫、植病、农化、园艺、蚕桑、畜牧、兽医、林业、农经等系,并定期举行作物改良讨论会,邀请国外专家讲授作物育种和田间试验技术。各省也建立了相应的农业改良机构,并选育出一些作物优良品种;同时在作物害虫和兽病防治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在蚕业改良方面,江苏、浙江两省曾成立蚕丝联合统制委员会,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广经过改良的杂交一代蚕种。
1937年以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迁至重庆北碚。后方各省将分散的农业改良机构加以合并,相继成立省的农业改进所。抗战中、后期,重庆还曾建立中央畜牧实验所和中央林业实验所。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于1939年,成立了农业学校和农业试验场,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也都建立了试验农场。在被敌人分割封锁并不时进攻扫荡的困难条件下,各地农业科技人员为发展粮棉生产、保证军需民食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科学事业迅速发展。1949年5月1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北京首告成立。接着,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6个大区的农业科学研究所也相继成立。1957年3月1日又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大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随后又建立了一批专业研究所。经过不断充实调整,中国农业科学院已成为全国性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和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下设33个研究所(室)、1个研究中心,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研究范围涉及作物育种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田水利、畜牧、兽医、蚕业、养蜂以及原子能利用、农业经济、农业气象等许多专业,在开展全国性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组织重大课题的协作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0年代以来,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农业科学院,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研究工作。1984年全国地区以上的农牧渔业科学研究机构有1031个,其中农牧渔业部直属70个,省属研究所419个,地区研究所602个,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4万个,形成了全国性的分层次农业科研系统(见林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