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红袄军

金末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身穿红袄为标记,故名。金代自熙宗时猛安谋克人户南迁。金海陵王完颜亮以后,女真贵族与猛安谋克人户不断掠夺汉人的土地,造成北方膏腴之田皆为豪强与屯田军所占。农民或者沦为佃户,耕种豪右之田,须预付两三年租课,或者被迫流亡。农民与屯田军的矛盾更加激化。贞祐二年(1214),蒙古军进攻中都(今北京),金朝统治者逃往南京(今河南开封),深受括地之害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起义,众至数十万。金朝南迁时河北军户随迁者达百万余口,政府每年需用粟三百八十多万斛以供口粮,加上为支付军费和官员奢侈生活的需求,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贞祐三年,金朝的赋税率比以前增加了三倍。山东、河北农民不堪忍受,纷起反抗。一些处于社会最低层倍受压迫的驱奴也纷纷参加起义。其中著名的有益都杨安儿、泰安州刘二祖和霍仪、潍州(今山东潍坊)李全、密州(今山东诸城)方郭三、真定(今河北正定)周元儿、胶西李旺、兖州郝定等。

贞祐二年夏,杨安儿率部由益都东进,招降金莱州(今山东掖县)知州徐汝贤和登州(今山东蓬莱)刺史耿格,在莱州建立政权,置官属,年号“天顺”。李全占领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南)、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旧海州)和邳州(今江苏邳县西南古邳城)等地。刘二祖率部攻淄(今山东淄博东)、沂(今山东临沂)两州。各路起义军转战山东、河北,所到之处,杀贪官污吏,开仓救济贫民,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金朝派遣宣抚使仆散安贞率金军前往山东镇压。莱州失守,杨安儿乘舟向即墨转移,途中遭奸细舟子暗害。所部由其妹杨四娘子(名妙真)率领,转战到莒县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马鬐山)与李全会师。后杨四娘子与李全结为夫妇,两军合并,转移到宋楚州(今江苏淮安)一带。兴定三年(1219),金兵南侵时,李全率所部击败金兵于涡口(今安徽怀远北),使金兵不敢再犯淮东。李全投宋后,对一些义军首领进行残害,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1211年,他驱走金降将张林,占居益都。遂以益都为中心,发展个人势力。1226年九月,蒙古军围益都,城破投降。刘二祖在贞祐三年与敌人激战于沂蒙山区大沫涸(今山东费县西南),被俘牺牲。其部由彭义斌率领转战山东、河北一带,军队发展到几十万人,金和蒙古都视为劲敌。正大二年(1225),彭义斌在内黄五马山(在今河北赞皇)与蒙古军交战时,兵败被俘牺牲。其余各部红袄军仍分散在各地活动,在金和蒙古军镇压下相继失败。

参考书目
    黄宽重:《南宋宁宗、理宗时期的抗金义军》,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4本第3分册,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