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厦门市湖里区的历史沿革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郡治福州),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933年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漳州)。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禾山区建制始自民国24年(1935年)的禾山特种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禾山区,

为当年厦门市5个行政区之一。

民国35~37年间,禾山区曾溪保的曾厝垵、西边、上李、港口、前厝、后厝、仓里、前田、溪边、下边、东宅并入厦港区(厦港区撤销后改归思明区);吴豪保的塔厝、塔尾、将军祠、西边、尾头、豆仔尾并入开元区。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禾山俗称“山场”,有19个保178个社(自然村),其中14个社在厦门沦陷期间被日军强占辟为飞机场;21个社因天灾人祸废社。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行政区,1950年3月,曾厝垵、黄厝等农业区又归禾山区。

1958年,禾山区成为厦门市郊区的一部分,名为前线公社。随着市区逐渐往东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文灶、梧村先后划归开元区

1980年10月,前线公社更名为禾山公社(1984年改后为禾山乡,1989年改为禾山镇)。

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湖里划出2.5平方千米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1981年9月,划出湖里一带设湖里街道办事处(包括徐厝、东渡、官任、村里等自然村)归开元区管辖。正式设立湖里区时,原禾山镇的黄厝、曾厝垵村划归思明区,莲坂、西林、洪文、前埔、何厝等村划归开元区。

1987年08月13日,厦门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调整厦门市行政区划的通知》,决定设立湖里区。将郊区的禾山乡及所属的高殿、马垄、枋湖、县后、钟宅、高林、五通、后坑、江头、蔡塘、后埔等11个村委会和江头居委会以及开元区的湖里街道办事处及所属的湖里、村里、徐厝、石头、东渡、塘边、后埔等7个居委会归湖里区领导。

1987年11月22日,厦门市正式成立湖里区,为原禾山区辖地。

1995年,湖里区面积58.21平方公里,辖有1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8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1997年,湖里区面积58.2平方千米,人口7.3万人,辖1街道1镇:湖里街道、禾山镇。区政府驻湖里街道。

2000年,湖里区辖2个街道、1个镇: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镇。

2002年12月26日,民政部批准: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兴隆路23号迁至禾山镇。

2003年,湖里区辖2个街道、1个镇: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镇。区政府驻禾山镇。

2004年06月1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4]229号)批复;7月

8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厦府[2004]137号)批复:湖里区撤销禾山镇,设立江头、禾山和金山3个街道办事处。江头街道办事处辖吕厝、园山、江头、江村、吕岭、后埔、金尚、蔡塘8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吕厝。禾山街道办事处辖坂尚、枋湖、岭下、围里、钟宅5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坂尚。金山街道办事处辖高林、金山、后坑、五通4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高林。7月新街道筹建,2004年09月23日三个新街道正式挂牌运作。

2004年,辖湖里、殿前、江头、禾山、金山街道,共37个社区。

2008年,湖里区共辖5个街道,分别是: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江头街道、金山街道、火炬高技术开发区、象屿保税区。